[如何建立企业管理沟通长效机制]1、制定企业内部管理沟通机制,确立管理沟通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最终达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社会价值的目的。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沟通满意度,让员工自身感觉到有...+阅读
如何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强化源头治贫、稳定脱贫、长效扶贫的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针对近些年扶贫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转变观念、厘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了对扶贫攻坚工作规律性的认识。
转变“抓扶贫就是给资金”的观念,更加注重源头治贫。坚持走“造血式”“开发式”扶贫的路子,瞄准致贫根源,实施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拓展中央及省级对口帮扶的政策内涵,着力从根源上解决长远生计和持续发展。
转变“抓扶贫就是搞几个示范点”的观念,更加注重稳定脱贫。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解决问题出发,通过逐户精准帮扶实现整体脱贫致富,提高巩固率,减少返贫率,坚决做到扶一个成一个。
转变“抓扶贫就想一口吃个胖娃娃”的观念,更加注重长效扶贫。从最贫困的村、最困难的户和最急需办的事入手,每年扎扎实实办成一批实事,确保攻坚行动年年都有实际进展,贫困地区年年都有新的变化。
着力抓好“五大工程”下决心解决致贫关键问题
着力抓好产业扶贫工程。我们深入研究贫困地区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生态优势,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不搞“一刀切”,力争2018年底每个贫困县有10个规模以上扶贫龙头企业,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覆盖大多数贫困农户的专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户有1个以上稳定增收项目。
着力抓好基础扶贫工程。我们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先导性工程,把路、水、电、房等向贫困村延伸、向薄弱环节倾斜,力争到2018年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实现100%的村通水泥路,实现人畜安全饮水达100%,实现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达100%。
着力抓好新村扶贫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工作中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产村相融,保留田园风光,跟进公共服务,完善社区自治,着力建设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着力抓好能力扶贫工程。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重中之重。我们把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能力素质作为根本的治贫之策,围绕“每户贫困户有1个以上掌握适用技能的劳动力,有1个以上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力争到2018年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50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30万人。
着力抓好民生扶贫工程。我们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全部将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新农保和新农合对贫困人口全覆盖,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优先纳入民政生活医疗救助、教育补助、残疾人救助、计生奖扶范围,强化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切实解决农村群众上学难、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等问题,实事求是地满足贫困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建立健全“三大机制”创新新一轮扶贫攻坚方式方法
我们通过实践探索,在扶贫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有生命力的方式方法,将其上升为制度和政策层面,确保扶贫开发工程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幸福工程。
一是建立需求导向机制。分市县乡村各层级制定个性化、菜单式、可操作的脱贫方案,做到“五个一”,即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增收致富项目、至少有一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至少有一人实现转移就业、至少有一人享受农村低保、至少有一名对口帮扶人员,抓住制约具体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症结问题,有针对性制定解决措施,扭住不放、久久为功。
二是建立精准帮扶机制。扶贫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的基础上,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落实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保证统一有数、进退有据、应扶尽扶;推动帮扶措施精准,能量化的严格量化,能细化的坚决细化;推动资金使用精准,捆绑使用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推动责任落实精准,派驻驻村帮扶工作队,推动驻村干部真正驻扎在村、下沉到户,不脱贫不撤组,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三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围绕到2020年稳定脱贫的刚性承诺,重点是把好三个环节:一是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二是要求基层干部对贫困情况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坚决反对和打击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的行为。三是严格落实目标考核,按照“一事一主体、一主体一责任人”的原则,规划到村、落实到人,做到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确保全市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如何有效监管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应尽职责,该县纪委(监察局)坚持地把政治纪律挺在前面,切实增强自身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以严的纪律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坚持“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制定印发了《关于对全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的实施方案》、《关于对2016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切实加强履行职责范围内的监督责任,构建了主管部门直接监督,纪检监察综合监督,乡镇党委、政府属地监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上下联动的监督工作机制,确保了监督检查全面覆盖、不留死角。深入监督全县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推进廉洁扶贫情况,重点监督是否将廉洁扶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是否将扶贫攻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将廉洁扶贫落到实处。
强化公开监督力度,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充分运用托克逊党建网、政务网、微信平台、公告栏、公示牌等,加大对扶贫项目资金分配管理使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告公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以公开促公正保公平。 针对以往扶贫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落实扶贫政策措施不力,为官不为,庸、懒、散,帮扶不到位等情况,监督各部门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遵守扶贫攻坚纪律和规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扶贫环境。把严明扶贫攻坚工作纪律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抓,严明纪律作风,在今年召开的托克逊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县纪委(监察局)监督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100%与县委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把扶贫攻坚工作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先后4次对贫困对象开展“挤水分”工作,共挤出水分534户1802人,新补录678户2153人,确保了把不符合标准的人口清出去、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纳进来,不遗漏一个真贫困户,不扶持一个假贫困户。目前,全县脱贫对象1163户3979人。督促乡(镇)、“访惠聚”工作组,在“十户一访”的基础上,以“摸底调查要精准、建档立卡要精准、贫困病根要精准、扶贫措施要精准、保障措施要精准”“五项精准”为落脚点,通过“一报二评三审四公示”的方式,全面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一户一档案”资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方案的可靠性。 该县纪委(监察局)还坚持把推进扶贫攻坚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注重联动联查,充分发挥有关部门职能职责,不断改进、创新监督方式,压实扶贫开发攻坚责任。
重点围绕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县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扶贫项目规划实施、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扶贫工程质量等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高效。坚持以“五个一批”和“三个三分之一”,按照“一县一本、一村一册、一户一页”、“一户一台帐、一户一方案”和贫困户收入“一月一统计”、“一月一公示”的要求,重点监督转移就业到人脱贫,自主创业脱贫,种植、养殖产业脱贫,政策保障兜底脱贫等有效脱贫措施落实,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积极探索和着力改进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方式,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暗访检查、问题整改清单等方式,强化对主责部门履职尽责的再监督、再检查,坚决纠正扶贫攻坚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的现象。
结合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集中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严不实”问题。严肃查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擅自改变扶贫规划,违反规定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未及时拨付扶贫资金或履行项目报账造成资金滞留、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和效益等问题的,将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责任,确保扶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优质、安全、高效,确保扶贫干部清正廉洁、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精准扶贫工作要怎么开展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 ——改善民生,夯实基础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本布图村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除村委会居民点外,牧民生活用水主要靠冰雪融化形成的涝坝水,两个分散定居点只通简易的砂石路,电信通讯线路不通,网络不通,无闭路电视,生存居住条件较差。因此,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主要是在水、电、路上下功夫。利用州发改委争取项目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一是积极争取7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解决本布图村饲料组居民点的饮水问题;二是完成本布图村饲料组2014年7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项目;三是完成本布图村塔布拉哈提2000亩的滴灌项目;四是积极争取农村道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计划改建定居点便民路1.5公里、饲料组便民道5公里、克尔托汗便民道。
——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摸清底数是基础。当前,扶贫开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不同贫困情况如何进行帮扶”“帮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没有真正搞清楚。 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关键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 为此,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
我们工作组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出一套详细完备的精准扶贫家庭情况调查摸底表。调查表要涵盖每个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牲畜养殖经营情况、土地经营情况、住房及暖棚圈情况、贫困家庭劳动力及就业情况、贫困家庭年收入情况、贫困家庭债务情况、贫困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 ——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准确划定贫困家庭,制定具体精准的扶贫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确定精准扶贫户后,应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
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和举措,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一个帮扶措施,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在本布图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方面,我们按照自治州、温泉县及安格里格镇精准扶贫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等。 二是整合资源,突出养殖业发展,成立草畜联营扶贫养殖合作社。实行村委牵头,贫困户参与,专人负责管理,年终利益分成。 三是政策兜底扶贫。
对有残疾、年老体弱或精神疾病等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要在生活上、教育上、医疗上、养老上实行政策兜底扶贫,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是劳务创收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施策,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 ——精准管理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 精准管理就是要突出精准扶贫主体的作用,建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乡镇包村领导、住村工作组参与的监督机构。 二是要明确主体责任,村“两委”班子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住村工作组要树立“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帮扶要有针对性,帮扶措施要与帮扶对象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相适应,要能促进贫困群众长远发展,要能发挥帮扶效果,要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是各级帮扶单位要有相应的干部住村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尤其是干部下乡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增收管理办法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帮扶工作。 四是要完善资源整合机制。修订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实施细则等,使管理方式、程序、内容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监督管理保障。
延伸阅读:
如何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对如何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纳人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人创建文化先进县(市)、...
如何建立基层qc小组发展的长效机制1、组织机构的正确引导与激励 领导的认可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它能直 接影响员工的价值取向和工作观念。领导对这项群 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高度重视,不断给予关注、关心 和...
如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一、各级领导指导思想明确,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可靠保证。只要领导首先指导思想明确,重视这项工作,放在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之中,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工作上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
如何建立长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众多企业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一般都是从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规范化着手的。但企业激励机制建设远不只是这两个内容,完整的企业激励机制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1)经济福利激励;(2)...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小论“企业斜坡球体定律”形象地说明:“你基础工作稍做差一点,就要滑下去,而且上不来了。” 即全面质量管理法,就是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日事日毕,日清日...
如何建立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实施“五个百计划”,打造“五强”,实现“六大新突破”。“五个百计划”是争列省重点技改项目100项以上,培植成长型企业100家以上,开发新产品100项以上,培训企业家100名以上,新...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在集中整治中引入长效机制。宜宾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在脏乱差问题突出、城市形象不佳、城市品位不高的基础上起步的,面临着起点低、功能弱、矛盾大等问题。迅速改变这一现状...
如何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1、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物业企业的监管力度,从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及收费标准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并加大考核,通过行业评比、业主满意度调查等手段,表扬先进、鞭策落...
如何建立国家卫生城市建设长效机制1.健全组织机构长效管理机制。要确保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必须要有一个高层指挥机构作保证。 2.建立市容管理长效机制。一是抓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二是抓环卫管理,净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