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接续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党的十六大明确“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新阶段立足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实际,科学分析国内外...+阅读
如何实现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 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
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
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 人均与国情意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 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
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三) 全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
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四) 环境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
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过"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五) 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六) 环境法制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七) 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
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八) 环境公德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
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九) 环保参与意识。 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
如何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优化,实现高度发达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从而既满足于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可持续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包括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没有任何污染。借鉴国际惯例并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总体目标
中国各城市都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社会文明公正、经济高度繁荣、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的宏伟目标。
2、结构目标
包括人口结构(如人口密度、人均预期寿命等),基础设施(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住房面积等),城市环境(如污染控制、大气质量等)和城市绿化(如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等)4个方面的目标。
3、功能目标
包括物质还原(如废水处理率、废气处理率等),资源配置(如人均生活用水、人均生活用电等)和生产效率(如人均GDP、土地产出率等)3个方面的目标。
4、协调度目标
包括社会保障(如人均保险费、失业率等),城市文明(如卫生达标率、刑事案件发生率等)及可持续性(如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科教投入占GDP的比重等)3个方面的目标。
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后应如何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发端于环境保护,其概念直接来源于生态学,并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范畴不断扩展,内涵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198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RCN)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tland)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42届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至今仍是可持续发展最广为人们所引用的定义。 城市化概念 :由于城市是一个包含人类各种活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学科赋予城市化以不同的含义,这只是分析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致,其本质并无矛盾。
人口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理论认为,城市化是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过程:1)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2)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3)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过程。它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环境中规模不同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还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但是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暴露出各种社会问题,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人口聚集带来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对各种资源的非可持续的消费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小,等等,一至于出现了许多逆城市化的观点和行动。
换句话说,就是城市化过程出现了非可持续性,因此就有必要研究城市化过程的可持续性或者说,研究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关系,从而使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
城市的魅力在于宜居的环境,在于融洽的文化,在于宽松的氛围,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而投身于建设城市的大潮,藏富于民,使城市迅速增值;而不在于无序的扩张,没有特色的去扩张,没有数字增长的扩张。 小城市包容性差,城市的新生代容易被市井底层所同化,有识之士都会到大都市寻求发展空间,维持城市发展的中产阶层难以扩大,精英阶层更难以出现。城市缺少精英就缺少发展活力。 如果小城市精神格局难以打开,没有正确的文化定位,那么,就不会具有发展潜力。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名片,更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城市“小”但可以“精致”,城市“新”但可以“开放”,城市“不富”但可以“生态”。城市应该塑造宽容的品质,应该塑造最起码的精神和人文素质。
精神需要的是凝练,文化需要去挖掘和发展。
延伸阅读:
如何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不仅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不仅要调整产业结...
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6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居民消费重在提高收入、改善预期。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上。稳定和...
如何实现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一、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作为驱动经...
试分析东北经济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转型呗。 看看除了资源还能发展点别的什么,找到门路利用剩下的资本去发展,根本的还是发展各种经济。但说实话,东北作为49年以后,全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发展...
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和绿色转型发展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支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对国家旅游发展战略...
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导向,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传统优势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传统优势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传统物流业到底如何转型升级:首先,应明确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传统优势企业肩负着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传统优势企业转型...
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方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威信县...
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如何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200年来,现代农业逐步发展成为当今农业开展的主要模式,但随着现代农业的高效产出,其带来的土壤侵蚀、化肥农药污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