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思维能力的强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在数学的训练中,一定要给孩子举一反三训练。一道题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不多做几道举一反三或在此基础上变式的题,他还是转不过玩了。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这句话的执行行为。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错因分析。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四、图形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时真亦假,真是假时假亦真;逻辑思维是在规则的确定下而进行的思维,如果联系生活就属于非常规思维。一切看似与生活毫无联系却自在法则约束规范的范围内。逻辑推理的“瞒天过海”可谓五花八门,好似一个万花筒,百变无穷,乐趣无穷。
几何图形是助其锻炼逻辑思维的好工具,经典的图形推理题总有其构思、思路、巧妙的思维;经典在于其看似变态,而实际解法却简而又简单。
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陈琼 一个常见的问题,相信许多科学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和感受,经历了探究、实验、汇报之后个别学生还是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比如,我在教《摆》一课时,学生经过实验已经探究了摆的秘密: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可在巩固应用时,我让学生判断:两个小朋友一个胖一个瘦,坐同样的秋千,秋千同时摆起来,谁会荡得快一些?结果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非常肯定地说,瘦的小朋友荡得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在科学课上缺乏思维,甚至是没有进行思维造成的。那么如何启发学生在科学活动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呢?我的做法是:
一、在自主发问中开启学生的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不敢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问,而是采取提问,通过预先埋设一个个想当然的问题,让学生往套里钻。有这样的做法无非源于两种心态:一是担心学生口无遮拦的发问,会搅乱自己美好的教学设计,二是害怕自己无力解答学生的问题,导致尴尬局面的出现。可我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首先课堂教学不是演戏、作秀,它应以真实的面貌呈现,学生打乱了教学设计又何妨,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及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亦属正常现象,向其他学生求救,或者课后查阅资料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对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理本身就是尊重事实的态度体现。因此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同样一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我在上《认识固体》一课时,就有意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两个玻璃缸中分别装上水和糖果,比赛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缸中的物体抓起来。比赛在热烈而又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也油然而生。例如:为什么糖果能抓起来,水却不能?什么是固体?固体有什么特点?固体和液体还有哪些区别?等等。事实上教师创设这一情境,也是意在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固体,现在这个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出来了,说明这是学生思考后质疑问难的结果,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当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执着地探索下去。“发明千千万,起点是疑问”,主动恰当的提问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得到发展。 当然也有些时候,细细分析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及有限的条件下,是无法进行探究的。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推一把,表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筛选,在师生分析、讨论中梳理所提出的问题,哪些适合本节课研究?先研究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最有研究价值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都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推向理性。
二、在猜想假设中引导学生的思维 学生通过自主发问已经初步进行了思维加工,接下来,学生会对想要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猜想和假设,这种猜想和假设是需要验证的,我们称它为“科学假说”。它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的桥梁。它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这一状态时,教师就要加强引导。例如我在教学《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时,学生的猜想就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岩石不会改变模样,因为它很硬。另一种则认为岩石可能会改变模样。当两种猜想相持不下时,我就有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找出矛盾的所在—————如果岩石不会改变模样,为什么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又堆满了碎石呢?(课件出示)。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合理的“取舍”,达到把握学生正确思维的目的。
三、在实验设计中活跃学生的思维 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科学实验前,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历实验设计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以《摆》这一课为例,在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就有意组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这个实验中,如何控制不变量,调节变量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学生在设计时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设计方案也可谓精彩分呈:研究摆长的小组设计了在铁架台上拴一根长线,由铁夹子控制摆线的长度;设计了事先准备几根长短不同、颜色各异的线绳,到时再根据需要选择摆线的方案。研究摆锤的小组则想到选用重量不同磁铁;想到了在胶卷桶里放玻璃球,在钩码外围包上橡皮泥,通过增减玻璃球和橡皮泥的个数来调节摆锤的重量等等。这时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的设计方案也就充满科学性了。由此可见,对实验的设计过程其实就是活跃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过程中的再创造。教师应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在一个个学生感兴趣却又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上,活跃在一些效果明显、方法多样的实验设计上。
四、在科学探究中促进学生的思维 活动是科学课的主体,探究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益。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学生在探究的同时,思维也是积极的。其实不然,“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已经成为当今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在探究时只是想着如何完成任...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主动思维是学好知识,塑造人格的内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与鼓励,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思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是教学技巧,更是一门课堂教学艺术,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不断探索。
一、注意变换节奏与授课方式 中小学生大多喜欢新奇,他们好动,好说,善于观察但不长于思考。课堂教学应根据中小学生这一特点,不断变换节奏与授课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让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微笑都能投进学生心里去,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该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初看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的。”因此,教师上课要不时变换节奏,教法出新,设置一些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问题。
二、教师眼里要有学生 一些老师上课眼里只盯着教案,心里想着教学进度,而忽视了讲台下面几十张熟悉的面孔和各种表情。研究发现,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眼神变化和面部表情去观察学生,从那里得到无声的反馈:有的学生上课虽然很安静,但眼神总是凝视某一点,这个学生很可能开小差了;有的学生坦然地望着老师并发出会意的微笑,说明他听懂了老师讲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意念、情感,还要注意心理因素对知识理解的干扰。如果教师上课不关照学生,就会像与车厢脱轨的火车头,只顾自己跑而远离了学生。这样,进度是完成了,教学目的却没有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随时观察学生因心理变化所反应出来的面部表情,读懂学生心态,并据此适时改变教学进度和教法,或增减一些内容,提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 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他们的学习会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活动,学习就会转化成令人兴奋和愉快的行为。可我们过去却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往往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听,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参与机会和自主活动时间,教室里静如止水,令人窒息。这种做法,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极苦,哪里谈得上求变、求活、培养创新人才呢?创设活动情景,要求老师把教学时间分配一些给学生,老师出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完成。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解惑,而不是越俎代庖,把该学生做的一切都包揽下来。有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一堂公开课仅讲了几分钟,其余时间都留给学生,让他们看、想、做、议,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省上听课的专家问及原因,这位老师说,学生提问,需要我讲我才讲,不需要老师讲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就是把学习的自由、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延伸阅读:
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改革也纵深推进,这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不仅表现为现代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更主要的是人...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是以为主线首先要根据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低年级孩子,要让他们从小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等等的初步教育入手,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宝宝健康心理“十不要”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到私密记事本 Lucky Star☆ 发表于2009年10月29日 21:55 阅读(0) 评论(0) 分类: 与你分享 权限:...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21世纪将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重要的历史阶段,如果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也是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现在不少的家长,付出的努...
谈谈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意志的品质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实践锻炼养成的。具体说来,培养意志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增强做事的目的性。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并下定决...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意志品质,二零一六年幼儿园大班新年联欢晚会家长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 晚上好!又到了我们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是我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次家长会了. 在此...
如何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如何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怎样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学校的常规往往不同于幼儿园,大多数5岁的孩子入学时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较稳定的情绪,形成这一切需要时间和训练。如...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思维能力的强弱。在小学...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的本质是什么?它是绝对观念的产物?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体现?抑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笔者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