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如何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07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什么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导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为重振实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纷纷推进“再工业化”,重塑制造业...+阅读

如何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农产品加工业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中小微企业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十三五”时期,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一、充分肯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伴随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依靠市场拉动、科技驱动和政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好势头。

(一)总量规模快速扩大。2011-201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3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年均增长11%,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到18%,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从1.8∶1提高到2.2∶1。规模以上企业从6.9万家发展到7.6万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7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

(二)发展动力持续强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9%,其中2015年预计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工业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8%,成为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食用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达52%。主要农产品加工初步形成齐全的国产化机械设备品种,如肉类加工设备国产化88.5%以上,粮油加工设备逐步替代进口。

(四)空间布局更趋合理。2015年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1600家,汇聚了3.5万家企业(其中龙头企业1.5万家),成为优秀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聚集地;山东、河南、四川、内蒙古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河南方便食品、湖南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湖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形成区域特色品牌。

(五)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业经营主体接二连三融合,以资金、农产品、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发展加工和流通业,农民合作社中已有53.3%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前延后伸融合,将农户、加工企业和经销商等不同环节的经营主体,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利益共同体,打造了农业产业化升级版。“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将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引入,模糊产业边界,缩短供距离。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实现补农建农带农。目前农民人均收入9%以上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收入,加上关联产业比重更大,每亿元加工营收吸纳96人就业,明显高于工业;农业逐步从出售原字号农产品转向加工制品,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都是加工制品。可以讲,“十二五”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时期。

“十二五”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各地在工作中有许多好经验。一是始终把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通过产业发展,引领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加工和市场需组织生产经营,努力为农业注入资金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就业增收渠道。二是始终把市场决定和宏观指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原则。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针对农产品加工薄弱环节、瓶颈制约和重点领域,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作用,形成了发展产业的合力。三是始终把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用政策来推动,用规划做引领,用标准来衡量,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把课题变成政策,把政策变成项目,为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四是始终把创新和推广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瞄准资源配置、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成果转化等关键问题,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果推广应用、标准化进程、品牌培育、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撑。五是始终把职能和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强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整合系统资源,汇聚工作合力,形成了推进工作的新格局。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如何发展

建立适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通过有选择地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扶持,促进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以逐步建立起符合首都市场需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和问题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产业体系。截至2004年,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共1440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33.3%,占轻工业企业数的77%;实现产值691.3亿元,利润39.2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4.2%和12.6%,占轻工业企业的74.9%和68.4%;2004年共安排从业人员30.3万人,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30.3%,占轻工业就业人数的82.1%。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已初步形成在郊区县集聚发展的态势。各郊区县由于工资、地租等相对较低,而且近年来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大为改善,已经具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同时,为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各郊区县纷纷建立了一些工业园区;

(2)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主要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服装鞋帽、印刷和医药制造产业;

(3)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带动力量。通过“基地+农户+市场”形式,特别是通过订单农业,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但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

(1)各区县在行业布局上缺乏协调,基本都以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行业为主,存在重复建设,相互间不能形成合力;

(2)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制度不尽合理,企业税负相对较重。特别是深加工企业比初加工企业要多缴纳一定的增值税,深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明显偏高;

(3)资金缺乏成为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产品加工企业自有资金数量有限,受行业赢利状况及企业规模所限获得银行信贷较难;另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的采购时间集中,库存原料占用资金数额大、时间长、周转慢;

(4)郊区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在郊区的集聚和发展。一方面大量的一般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又非常不足。再加上目前郊区的生活、工作环境相对城区还有差距,所以加工企业在吸引市区高层次人才时往往比较困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目标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应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就业及稳定首都市场供给为主要目标,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适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通过有选择地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扶持,促进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以逐步建立起符合首都市场需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具体来说,其目标主要有:带动城乡富裕劳动力就业、增加郊区农民收入、实现首都农业效益的稳步增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首都市场对农副加工产品的需。发展重点 在统计上,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是12 个行业,即: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医药制造业。这12个行业在北京市的发展水平不一,市场结构和行业绩效差异较大,并且产业发展环境和要素需也各有特点。政府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行业,通过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进行支持,加快其发展,以充分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应。第一,食品加工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作为扶持重点。包括蔬菜、肉、蛋、奶以及果品加工等鲜活易腐类行业。这些行业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需消耗较多农产品。所以从保障首都市场供应、增加劳动力就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三大目标出发,应将其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行业。而且北京市发展这类加工业也有一定优势:首先,北京市城乡有大量的富裕劳动力,可以保证这些行业对劳动力的需;其次,北京市郊区有一定的原料供应,可以部分保证其原料需。同时,经过多年发展,这类行业在北京市已有一定的基础。未来一定时间内,这些行业应作为政府扶持的重点。第二,技术密集型加工行业应作为今后长期扶持的重点。包括生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植物香精香料加工业等。北京市具有较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加工企业通过与这些单位建立依托关系,或者组建科技联合体,可以获得新技术的机会比较多,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业具有优势。此外,北京周边已经出现了一些规模大、效益好的生物制药企业、植物香精香料生产企业,产业基础也较好。因此,未来更应鼓励这些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集聚发展。第三,其他诸如服装及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印刷业等可适度支持。这类行业的特点是:外贸依存度高,其最终产品基本属于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带动劳动力就业的功能强。第四,部分加工业应限制或禁止发展。主要...

思考农产品加工产业这块怎么来扶持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制定更加全面的扶持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发展政策,建立农产品加工项目的绿色审批通道,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二是在用地上给予支持。进一步扩大农业设施用地的适用范围,将冷藏库、烘干窑、产品研发中心等设施建设纳入农业附属设施用地范围,降低土地出让金额度,压缩土地审批办理时限。

三是在招商引资上给予支持。积极组织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境内外经贸活动,对引进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国际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特殊政策,采取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办法,吸引帮助企业来豫发展。四是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对于近年来出台的财税、信贷、投资、外经外贸、科技等扶持政策,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及时做好变通处理,真正让企业享受到政策实惠。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引导大中型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进一步向下延展服务网点,增设服务县域经济与三农领域小企业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二是细分企业的融资需,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符合企业的金融产品,并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探索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以众筹等新兴互联网融资方式,改善农产品加工项目贷款环境。

三是创新抵押担保办法,完善不动产抵押办法,探索动产浮动抵押办法,开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或贴现业务。

(三)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一是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二是对中小型企业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研发推广节能、低耗、无排放的加工技术装备上给予补助。

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促进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积极研发推出更安全更健康的农产品加工制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着力提升企业家素质,开展量身定做的高层次培训,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业产业政策、经营管理水平高、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利用教育、人力资源、农业、扶贫、民政等资源,加大农民工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三是鼓励企业、中介机构、大专院校和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开展定向定岗位的职业教育培训,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特殊需要。

(五)强化市场营销。一是推进品牌建设,引导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活动,发挥以技术标准、健康标准、食品安全、产品标识为特点的品牌效应,打造国内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加工制品。

二是开展互联网营销,积极探索农产品加工业在“互联网+”新形态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逐步数据化。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监管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危害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延伸阅读:

如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

如何看待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煤炭产业将步入转型升级发展时期,主要有四个特征是优化、融合、升级、变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优化。一是国家层面布局优化。比如说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等的政策调整...

产业经济学什么是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1、产业结构 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产业结构转型 指由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产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遇到多重约束,必须通过提升产...

如何从三次产业的演变过程看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1、产业结构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产业结构转型指由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产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遇到多重约束,必须通过提升产业...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哪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国家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及政策引导作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序推动汽车企业跨地区、...

如何推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与升级是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经济转轨过程。面对新形势,我省提出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下大力解决...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什么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导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制造业分工格...

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应抓住哪些主要方面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应抓住哪些主要方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法有哪些:一,全力贯彻执行《铸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二,在实施行业准入中促进行业结构优化;三,不断强化企业的自...

如何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发展向4如何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发展向4,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转型方案工业转型应该如何做:总结起来,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构建软硬件一件化智能系统、全面使用智能设备、大力培养新型人才...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