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教学反思

01月06日 编辑 fanwen51.com

[一年级数学 1米有多长教学反思]《米的认识》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阅读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和小学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过度方面比较自然。

新课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题:“希望小学六年级有50名同学,今天有一人因为生病未到校,请问六年级到校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既复习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又为下面即将要学的新知打下伏笔。然后在学生顺利解答复习题之后,要求学生把结果化成百分数,直接告诉学生并板书“到校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就是这个班今天的出勤率”,要求学生对照这句话写出出勤率的公式,理解为什么公式后面要乘以100%。然后把复习题的问题改为“请算出六年级的出勤率”让学生列式解答算出其出勤率。

2、在例题设计、练习方面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当学生学会计算由复习题转化过来的例题中的出勤率之后,马上安排学生算一算我们班今天的出勤率,一是检验学生理解、掌握求出勤率的情况,二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的数学,三是渗透出勤率最高可以达到100%。

在设计第二个例题时,我以上一个单元的考试成绩为素材,让学生根据考试及格和高分人数算出我们班的及格率和高分率。使学生能根据例题举一反三理解什么是及格率什么是高分率,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并感受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每出示一个题目,都让学生解释要求的那个百分率的意义,说出计算的公式,为学生理解掌握新知铺好了路。后面又让学生讨论本节课所计算过的出勤率、及格率、高分率、发芽率等与1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复习题的第二个条件其实可以设计的更为简单一点,直接告诉“今天有49人到校”就可以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一些,在计算时花的时间也会少一点。然后在新课结束时出一个转了弯的题作为思维训练,让学生在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基础上再去思考、去解答可能效果会更好。

2、在巩固练习时,由于下课的铃声已经响了,所以这个过程进行的有些匆忙,导致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发现(课后才发现并改正),这是以后一定千万要注意的。

延伸阅读: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1、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比金牌”中让学生理解多...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内容,本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联系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

教学反思:小学数学一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中关于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课。本节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开学第一周的收获与反思日记350个子以上开学的第一周我的心情非常的快乐,因为我认识了很多新同学,新朋友。还有新的老师:刘老师、赵老师、张老师······ 我在学习方面有进步,但不大。我的学习收获很大,第一周只讲...

日记反思开学生活400古人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结束了轻松愉快让人怀恋的寒假,又开始了新一年的校园生活。 回想起刚进入三年级时充满稚气的面孔,和现在比起来,已经不复存在。在我...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反思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8的乘法口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推导 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刚开始我创...

如何写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

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展开全部 一、教材简析: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知识,理解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以及掌握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除法解...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反思上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0—21页例2、3一课,其中例3是老教材中有的例题,而例2是有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的例题,是新课标教材新增加的。该例题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的知识,而且渗透了...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