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协议合同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语文

12月04日 编辑 fanwen51.com

[户外素质拓展策划书]一、活动背景: 拓展训练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是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条件和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水上、野外、场地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受训练者在...+阅读

三角中学赵怀兵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其主渠道是创新性教学。作文如做人,作文能力是人的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落实到作文教学中,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模仿,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有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作文题,学生都拿着笔在想、在写了。有个学生把手伸进抽屉,掏出一本什么书,偷偷地翻看。老师走过去悄悄从背后看了一眼,见他看的是语文课本。学生像做了什么错事似地赶紧把课本送进抽屉又拿起笔来装作要开始写的样子。这局面真令人酸楚。没有人反对登山者使用拐棍,为什么学生在作文时要作些借鉴反而偷偷摸摸的?难道提倡作文创新就要反对模仿吗?

有一个基本观点,人们常常忽视。那就是作文是一种技能。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吕叔湘先生对这一点说得更形象:“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这些话,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座右铭。

承认作文是一种技能,那么这种技能的形成就必须遵循它自己的形成规律。从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人类的技能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这是技能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语言的学习,从幼儿张口发音的模仿,到说话的模仿,只能一点一点地长进。写字也是从模仿开始的。惟独拿起笔来“作文”了,这模仿的教学反而成了希罕事。普遍不予以重视。不仅被轻视、忽视,还被歧视。不少人认为“仿”不是“创”,认为仿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低级的练习活动,甚至把它视同“抄袭”不屑一顾。想叫学生的作文篇篇都具有创作的特征。要求学生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出现点模仿的痕迹就大加挞伐。孰不知,学生恰恰是很需要踏过这层台阶在语言文字上打打基础的。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在拿起笔来写的时候,也从各各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古人开笔之前,已背书背了好几年,背了许多东西。现在,学生读的就不算多,背的尤其少,再缺少模仿的练习就想叫学生作文过关,有这种可能吗?这种作文教学局面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这种跨越了一个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不是违背了技能形成的规律?

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很重视模仿。张志公先生说:“需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早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他在评论前面引用的吕叔湘先生的话时说道:“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这些观点是超越时空局限的,长时间可用。”

仿写是学生学作文的必由之路,这条规律在近些年的作文教学经验中,也能看到一些“踪影”:“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有人形容得更形象一点:“范文——写作的实物教学”等等。其实,前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在强调“多读”是“写好”的前提条件。如今的中小学生,实在是没工夫多读,在写的训练环节上又出现了缺失,他们学作文就不能不陷入进步缓慢、举步维艰的被动境地。

认识问题解决了,教学上,也不是个多么复杂的麻烦事。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模仿课文,参照写法

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主要是学习写作技巧(主要是写作实例而不是道理)。因为写文章只有生活经验是不行的,生活经验还要用适当的合乎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这些规则哪里来?如果只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肯定是极微的。因为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来找规律,总结归纳方法,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的规则比较具体实在,而且印象深刻,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并通过老师的批改来验证自己的实践的正确性。

2、从修改中反向模仿

写作中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明知是错而重犯的机会却是不多的,在写作训练中,加强学生的修改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修改错误的虽然不是直接模仿吸收人家的长处,但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自己的认识本身是一种提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修改病文看成一种反向模仿。

3、在欣赏范文中借鉴

欣赏范文中让学生在写作前欣赏一篇类似的优秀范文,目的是着眼于吸取范文在构思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长处,至于成篇,写作时只能求其神似,而不能照抄。

仿写的训练,还可以很好地规划一下,解决各教学阶段、各种文体的仿写如何安排,各种仿写练习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穿插,尤其是精选一系列可仿的句、段、篇而形成一套切合实用的“模板”,由它铺成“必由之路”的台阶,那么学生的作文在中学阶段将得到更符合技能发展规律的培训。

二、优化写作环境,为创新提供土壤

写作实践的主体是写作者自己,写作教师的指导职能归根结底只是为写作者创设优良的写作环境,并有效地促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口对口地传”。写作环境是指提供给学生的有关写作实践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好的写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

1、少点空洞道理,多些行为引导。

作文的真正的资源是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丰富多彩的,这是“资源”的客观丰富性。这看起来已解决了写作的生活源泉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在作文中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也就是说,客观上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与值得写到文章中的可用生活资源形成巨大的反差。其原因就是缺少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的引导工作。怎样去观照生活,观照什么样的生活,教师都没有明确的把握和切实的指导措施。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引导。

行为引导如何进行?简单点说,你告诉他写文章要贴近生活、积累生活,要注重观察,这只是讲道理,或者说是传授知识,这远远不够。你要为他设计出贴近生活、干预生活的具体行为,并长期坚持地这样做,使他们的生活触角日益敏锐起来。要让他们在有效而明确的“行为方式”中去感悟生活特质,获取写作素材,积累感情资源。这其实是一种很有针对性的作文实践训练,又可以称为“生活作文”,即让学生先在行动上去干预生活,以被干预的生活为基础去写出生活气息很浓的文章。感悟生活是一种能力,教师应该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创造优良的环境,而“行为引导”正是创造这一优良环境的必备条件。从心理学角度看,提倡“行为引导”其实是尽可能地把学生对生活的无意注意转化为目标具体、指向明确的有意注意;从环境学知识上讲,是为了更有效地发现、采掘和配置资源。

强调行为引导,提倡生活作文,一方面使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又鼓励了其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扬,真正体现了生活和作文的新鲜的交融,而不是让学生为“写什么”而搜肠刮肚。

2、更新评价观念,鼓励创新意识。

不知何时,作文评价中有“思想健康”这么一条,即要求作文要追求典型和积极意义。从小学生写作文起,教师就在要求学生,文章要有积极意义,要歌颂什么,到了高年级就提出典型意义的要求,这反映了教师的一种衡文观念。问题是,“积极”“赞扬”“歌颂”的标准是建立在成人的世界观、社会观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基础上的。那些东西,对一个成熟的作者来说,是不可少的。但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对其作文心理施加了强大的抑制——不仅对操作过程施加抑制,更严重的是对其感受生活,认识、理解生活加强了抑制,扼杀了学生用心灵感悟生活的主观性、独特性,是逼着孩子去说大人话。这种教法,直接导致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都换肠刮肚地先定好思想坐标,然后往坐标里“填充材料”,这一过程取消了“写作冲动”,使作文从根本上成为非心理运作。在此过程中,个性被排斥,创造性服从于统一准则,学生的生活积淀无法自然喷发,只好去拼凑;拼凑不起来,就去造假。学生作文做作、无聊、雷同,假、大、空习气太重,产生根源当有此一面。

应该树立怎样的评文标准?首要的是讲究“诚实”。叶圣陶先生提出“通”与“好”作为评文的标准。“怎样才能使文章好呢……我只想提出两点……这两点是‘诚实’和‘精密’。”“‘诚实’就是有什么写什么,或者是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就怎样写。‘精密’则是文字里要有由写作者深至地发现出的,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出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从叶老的话看,“精密”其实是“诚实”的高一层次的要求。

一般写作,总要先让学生觉得有事想讲,有人想介绍,有话可说,有意见要提,先让他觉得笔端不枯,这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储备。倘若过早地提出“典型”“反映”的要求,学生在心理上一下子被管制起来,一番“神伤”之后,会发现可写的东西原来不多,即使写出来,还不知能否符合老师的口味。他一下子感到自己的生活积累成了无用的东西,或者根本就没有生活积累,感觉到自己的思想认识与老师需要的思想认识不是一回事,今后总要为“写什么”大伤脑筋。如此下去,思路枯竭,激情消退,兴趣渐无。中小学生作文全程渗透“积极”和“典型”意识,是对学生心灵的漠视和心理的压制,从根本上违反了作文心理学规律,当然不会有创新的作文。我们应该提倡的,还是“以我手写我心”,强调“独抒性灵”。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其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它十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种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能通向创新之路,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基础。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它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等特点。其本质是按照形式逻辑,逐步进行分析推论,且终得到符合逻辑性的结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就其实质来说,发散思维定强调对未知信息的相像和假设,因而很大程度上是新信息的形成。其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辅相成,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基础。因为,没有聚会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像基础和动机。此外,在创新思维中,两者不是等量齐观的,发散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指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流畅性(指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想出种种不同的念头)和独特性(指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发散思维的这些特征可以被视为创新思维的主要构成要素。由于我们目前的中学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而忽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充分认识发散思维在中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同时,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针对一篇作文的命题,要启发学生排除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都可能想到的素材,鼓励大胆地独辟蹊径,不落窠臼地开拓和创新。眼睛不要总盯着别人已用滥的材料,如雨天老师来家中给自己补课,同学之间由于一点小误会而闹矛盾然后又和好等等。当然这些材料不是不能用,即使用,提炼主题的角度也要有所创新,写出新意来。

我在教学生写作《<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时,就鼓励学生大胆否定首先想到的启示,即由南郭先生的下场联想到学习不能不学无术,不懂装懂。因为就此素材,即使写得再好,也得不到高分,只能得个基本分,何不另想高明?课堂上,我就用康德的“独创性必然是天才的基本特征”这一名言鼓励学生,启迪学生,让他们多角度发散思维,当堂就开掘出了以下几种新启示:一是齐宣王好三百人一齐吹竽而导致南郭混下去,想到吃大锅饭的做法要不得;二是由齐珉王不墨守先生之法改为“一听之”,联想到领导人要有改革精神;三是由南郭虽本领不同,但当受到改革大潮冲击时,一不哭闹,二不托人说情,而是主动溜走,联想到激流勇退的精神是可取;四是从南郭不会吹竽却能长期在乐队里混,队长和队友也有责任,不以监督和帮助,从而得出他们即不忠于王职,又不重视友情的做法应该受到指责。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既能锻炼理解、分析能力,又能锻炼归纳、表达能力,然后下笔有神,一挥而就。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落俗套,有新意,才能拿到高分。

另外,题材新还指有时代感,新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新鲜材料,要鼓励学生写作时善于选取这些材料,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好文章。

结构巧妙即文章情节结构要有起伏,波澜横生,忌讳平铺直叙,因为文贵曲折。古人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怎样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使得文章波澜起伏,这均需精心安排。这就不可避免地打破常规,打破“八股式”。布莱克说:“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宫。”

我在教学生写作好《孔乙己挨打》时,不少学生想到可按照“为什么挨打——怎样挨打——打得怎么样”的方式安排结构,先写孔乙己怎样翻墙入宅偷丁举人家的东西,再如何不小心被家丁抓住,写怎样打的,又怎样写服辩,怎样打折了腿,最后写被打得皮开肉绽,扔到大门外。这时,我就让学生打破常规运用倒叙、插叙等记叙顺序,巧妙安排全文。思考后提问学生回答,看谁安排得巧妙。以下四位同学设计的开头均较新颖:

1.“哎哟……”一声凄惨的喊叫声从丁举人的深宅大院里传出来,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四五根棍子雨点似的落在孔乙己的腰上、腿上……

2.“把他的腿给我打断!”丁举人坐在太师椅里喝令打手们。

“哗!”又一盆凉水泼向了孔乙己,接下来又是一阵杂七杂八的棍子。

3.“哗”,又一盆凉水泼向了孔乙己,孔乙己的手指动了动。“快让他写服辩。”丁举人恶神似地指使着家丁们。

4.丁举人大门外,孔乙己奄奄一息,双腿血肉模糊,想起刚才遭受的毒打,不禁又昏了过去…

通过提问,学生在思维中比较,在比较中思维,课堂充满了热烈活跃的气氛,愉悦之中训练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因为谁都想把自己的作文挂在班级、学校的“佳作欣赏”栏里,谁都想让老师把自己的作文推荐到电台、报纸上发表出来。

文章是写出来的,改出来的,但更重要的是想出来的。韩愈主张“行成于思”,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不仅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使其就某一事物评悉思之,思之既明,取舍自定,条理自见,由作文启迪精思之途。”因而,突破思维定势的求异思维就更为重要了,它能锻炼学生写出一纸新颖,写出一纸巧妙,写出一纸风格,写出一纸独秀。

二○○○年七月四日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_语文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延伸阅读:

柳树口镇干部素质培训制度1、培训对象主要是镇工作干部、村三职干部和村正副书记、主任。 2、培训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时代要求,做到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包括马列主义、毛泽...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本学期,本班学生72人,男生37人,女生35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

素质拓展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又到了青年学子放飞梦想的季节,心里辅导站也即将开始一段崭新的征程。四年的大学生活必将成为新生人生旅途的又一个重要驿站和新的起点。我站...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调查报告先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现状方面谈起,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现状的主流是好的,其中绝大多数人是思维活跃、目光远大、乐于助人,廉洁自爱的,他们对当...

语文课前指导预习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了“提纲导引——阅读批注——预习作业——质疑探究——达标巩固” 为思路的课前预习模式。 第一 紧扣...

大学素质拓展策划书一、活动背景: 公共管理学院第五届学生会、团委、(第一届)科协成立之际,我们在荣幸之于更应该明白我们的使命,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一贯的优良品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

语文化周活动方案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文化,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西方节日文化,体验圣诞节的神秘与快乐,经学校研究决定,特...

素质拓展训练策划书活动目的:本次户外素质拓展训练旨在让**级新生能够尽快熟悉班级同学,更好更快的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同时希望12级新生可以通过本次户外训练的一些小活动领悟到一些道理,受益...

小学语文培训感言小学语文培训感言[1] 通过培训,我结合自己情况,明白,如果要做一个老师,要做一个好教师,就应不断地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 ,练好内功。 比如:九龙坡区的陈昌发老师就给我们例举了几...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