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复习汇总

05月15日 编辑 fanwen51.com

[初三下学期化学复习计划]初三下学期化学复习计划本学期初三化学新课计划在3月中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为提高复习效果,结合上学期的整体情况现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中考目标:力争中考化学科A率海...+阅读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复习汇总

展开全部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提纲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药品的取用原则 安全原则: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用剩的药品处理原则: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固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一斜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一捏二吸悬空滴")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洗涤仪器: 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活动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 绿色化学的特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提纲 基本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 O2 CO2 P2O5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 P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二、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碳、铁丝、磷) 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生成物的名...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中考化学考前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及物质化学性质的规律

一、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氧化反应): ⑴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 2CuO 4.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 2CO2 ⑵其他反应: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 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2CO2+3H2O

二、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⑴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分解反应): 1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3O2↑(固体加热型) 14.加热分解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固体加热型)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2H2O2 2H2O+O2↑(固液常温型)*工业制氧的方法:先将空气液化,再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⑵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置换反应): 16.锌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17.锌和稀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固液常温型) 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复分解反应):18.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固液常温型) 1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CaO+CO2↑(分解反应)

三、水、氢气的化学性质: ⑴水的化学性质: 20.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2H2↑+O2↑(分解反应) 21.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2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化合反应) ⑵氢气的化学性质:a.可燃性:(见上5)b.还原性(置换反应):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4.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 2Fe+3H2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⑴碳单质的化学性质:a.常温下,稳定性。b.可燃性:(见上8~9)c.还原性(置换反应): 25.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26.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 27.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O2+C 2CO(化合反应) ⑵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不能供给呼吸。c.能参与光合作用:CO2+H2O 淀粉+O2d.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见上22) 2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分解反应) e.能与碱溶液反应: 29.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0.与烧碱溶液反应(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可燃性:(见上10)b.还原性: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2Fe+3CO2 33.磁铁矿炼铁:4CO+Fe3O4 3Fe+4CO2c.毒性: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五、金属的化学性质: ⑴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见上1~4) ⑵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34.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35.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36.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37.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8.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39.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40.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41.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⑶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 4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43.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44.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则(前强后,前置后):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与酸的反应越剧烈。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三种金属除外)。

六、酸、碱、盐: ⑴酸的化学性质: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b.酸+金属→盐+氢气(见上34~41)。 c.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 45.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46.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 47.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 48.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 d.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49.盐酸和烧碱反应:HCl+NaOH=NaCl+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 51.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 52.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e.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 53.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检验盐酸的方法:向盐酸中加入AgNO3和稀H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HCl+AgNO3=AgCl↓+HNO3 54.硫酸和...

延伸阅读:

初三中考复习计划初三中考前的复习,备考主要分三个阶段。 1. ●第一轮复习(纵向复习)。这一阶段复习主要是复习教材的基础知识,其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几册书的内容的记忆。由于新学期开学后,还有初三...

初三中考冲刺复习计划初三中考冲刺复习计划: 一、仿真模拟强化复习: 1.各学科要按中考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并记时,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时间时不是在缩短或延长。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直接化合。例如常见的金属铝接触空气,它的表面便能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内层铝继续被氧化。 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初三常见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Ø 常见的化学式 一、常见单质 氢气 H 2 氮气 N 2 氯气 Cl 2 氧气 O 2 臭氧 O 3 氦气 He 氖气 Ne 氩气 Ar 碳 C 硅 Si 硫 S 磷 P 碘 I 2 钾 K...

初三化学知识点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初三化学重要的要识记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

初三化学知识汇总展开全部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

初三化学复习方法快要中考合理的利用时间,不骄不躁的把你的课本先吃透,否则,后面的提升都不可能。认真的做好每一道题,并且做好笔记,总结问题,哪怕是一点小问题解决不了,都要问老师和同学,学会举一反三。识记...

中考化学如何安排好三轮复习三好网一对一在线教育老师总结,中考化学三轮复习安排可以这样做: 第一轮:按章节复习 即按教材的先后顺序,从头至尾理解每一课内容,然后把老师课堂上强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016年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进入初中之后,就要面临一个全新的学科——化学,从某些方面来看,它很特别: 1、知识点众多,相比初三数学148个,初三物理210个,初三化学知识点多达317个。 2、知识点零碎,与其它科目相...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