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范玲玲主要事迹

12月04日 编辑 fanwen51.com

[护理界十大感动人物高玲玲事迹]高玲玲同志1994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系毕业分配至安庆市立医院外科工作。十六年的护理生涯中,她从一名满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护士成为现在稳重、娴熟而极赋爱心的好护士长,她...+阅读

范玲玲,女,汉族,196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山西省永和县城关小学校长。坚守贫困山区教育28年,从一名语文教师到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都兢兢业业,扎实工作,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把全部的爱心和精力都倾注在小学教育事业。她关爱学生,28年资助58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范妈妈”。

她爱校如家,为了学校,自己拿工资作抵押贷款,多方筹资,把一所仅有一栋旧教学楼、一排平房的学校,建成了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山区名校,学生人数由826人增加到近2000人。她时刻不忘职责,刻苦钻研,参与编写了8本校本教材,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8篇。曾荣获山西省优秀辅导员、省特级教师、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她坚守贫困山区教育28年,资助58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范妈妈”。

永和,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区,土地贫瘠,沟壑纵横。永和县城关小学,虽然是一所县城小学,条件却非常艰苦,2005时仅有一栋旧教学楼和一排平房、826名学生,教学设施设备短缺,师资匮乏,学生流失比较严重。范玲玲,一位40多岁的女教师,朴实无华却又坚忍不拔,她用一份执著,用自己的青春岁月,坚守永和县城关小学28年,捧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用自己的青春实现了一所百年老校从没落到重新焕发生机的壮举。

真爱无悔 范玲玲是因为深爱教育事业,才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才会28年无怨无悔。28年来,不管是担任一线教师,还是学校领导,不管社会多么浮躁,不管外界诱惑有多大,她都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当教师时,每天上课、批改作业、写教案,周而复始,忙得连说个“累”字的时间都没有;当中层领导,既要负责具体事务,还要带班上课;担任校长后,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涉及方方面面,更是劳心费神。

从教过程中丈夫曾多次劝她调离教育岗位,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工作,但她凭着心中的坚守,说服了家人继续从事自己深爱的事业。就连自己的两个孩子高考,她都没有请过一天假,两个孩子还经常说:“妈妈,我们才是您的家人,是您最亲近的人啊,您对您学校的那些小孩子都那么关心,在我们高考的关键时期,您却不在我们身边,别的同学的家长都经常能陪着他们,为什么您总是没有时间呢?”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心里酸酸的,可又不知道怎么去解释。

她只想,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明白,教师的爱是最博大无私的爱。2004年,她的父亲生病住院,她却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在老人身边尽孝道,她感到非常愧疚。由于长年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她积劳成疾,患上了高血压、肩周炎等疾病,现在连抬起右臂都很困难,但她却从没半句怨言,为了自己心爱的孩子们,为了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她默默的咬牙坚持,依然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

爱生如子 28年前,她刚从学校毕业,就分配到城关小学任教,自从第一次迈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告诫自己要用慈母般的情怀呵护每一个学生。那一年,她的班上转来了一个小姑娘刘某,从小身患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在疾病的折磨下,孩子的左手臂向内弯曲,不能自如伸缩,双腿已经严重变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非常吃力。为给孩子筹钱治病,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她。

孩子每天来到学校时,总是头发散乱,衣衫不整。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就把刘某带到办公室,为她洗脸梳头,整理衣衫。几分钟后,重新回到教室的刘某,脸上的笑容如春花般绚烂。为了不让刘某因身体残疾而产生自卑心理,她用春日暖阳般的话语,化解孩子的心结。她还教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刘某,陪她上下学,帮她拿书包,和她做游戏,不让她感到孤独无助。为使刘某的学习迎头赶上,她更是想方设法:课堂上,给她鼓励;下课后,为她解惑;放学后,帮她补习落下的功课。

一段时间以后,刘某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正是由于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原本不幸的刘某,拥有了快乐美好的童年。 2004年暑假的一天,骄阳似火,她只身一人骑自行车,在20多公里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的骑行了4个多小时,赶到了学生靳某的家中,因为她前一天才知道,这名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要辍学,路多远她不管,天多热她不顾,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心爱的孩子离开校园。

到了学生家中,她撑着几乎虚脱的身体,不顾疲劳,立即做起了家长的思想工作,在得知是因为经济原因才叫孩子辍学时,她没有丝毫犹豫,答应为靳某垫付学费,学生家长终于同意让孩子重返学校。当她离开靳某家时,孩子一直把她送到村口,虽然孩子没有说出太多感谢的话,但她从孩子纯真的眼中看到了感激和快乐,直到走出很远,回头望时,她依然看到垣顶上孩子小小的身影。

山里的路很难走,回来时脚都磨起了泡,但她的心里是高兴的,她又让一个学生返回了校园,她用执著和奉献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永和县城关小学的在校学生中有2/3来自农村,其中贫困学生占到15%,孤儿、单亲家庭、身体残疾、家庭特困的占到2%。走上校长岗位后,范玲玲面对学校的这一组数字,第一次感到了自己肩上打的责任是那样的沉重与艰辛,她真正明白,爱孩子不仅仅是三尺讲台上的耕耘,更重要的是要把爱的种子播撒到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变得坚强,变得富有,特别是心灵的富有。

她每年都组织为贫困儿童“献爱心”捐款活动,她自己总是带头捐款,28年来她个人共为58名学生捐款24000元,每年还从学校的经费中拿出5000多元给每个学生参加了校园安全责任保险。她不仅爱自己学校的学生,还时刻牵挂着兄弟省、市和灾区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近年来,她个人累计为灾区孩子捐款2.2万元,被临汾市政府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爱校如家 2005年,范玲玲刚担任校长时,学校还只有一栋旧教学楼、一排平房和一个地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操场。

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全校仅有的电教设备是一台旧电视机。音、体、美器材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最简陋的器材。没有一套实验仪器、没有一台电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更是奢谈。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差,社会影响也不好,学生流失严重。面对这一状况,她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退缩,而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扭转学校的现状,竭尽自己所能破解困局,要把学校建设得更好,要走出一条贫困山区县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学校建设没有资金,范玲玲多次向县委、县政府,向县教科局打报告说明情况,并积极奔走,不分昼夜,不辞劳苦,选校址、征土地、拆窑洞、筹资金,做了大量协调、组织和宣传工作,这期间她有过太多委屈、承受了太多压力,但她从不气馁,并默默忍受,只为学校能够旧貌换新颜,只为她深爱的学生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修建期间,她把自己家的锅灶、煤炭、被褥等带到学校,让工人们使用。

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学校3600平方米的教学辅助楼很快建成了。 学校缺少教学设备,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本作抵押,贷款为学校购买教学器材,配备图书室、实验室、舞蹈室等。在资金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她利用工信部扶贫永和的有利契机,积极协调联系筹措资金硬化了2925平方米的学校操场、购置了多媒体设备,使学校所有班级全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她的眼里,学校的建设发展甚至比家庭还重要。

通过7年的不懈努力,校舍焕然一新,教学设备不断充实更新,课堂教学实现了从“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到“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的跨越式转变,以前不敢奢望的实验课、电脑课也能够正常开展,各种体育艺术活动有声有色,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学校又焕发了活力,在外就读的学生纷纷回到城关小学,2011年秋,学生人数由最初的826人,增加到1958人。

博学乐学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学习,乐此不疲。勤奋、好学是范玲玲的优秀品质,做一名专家型的教师,一直是她不懈的追求。28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不论在教学一线还是在领导岗位,都没有放松过学习。她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读完大专、大学本科课程。担任语文教师的时候,她的课余时间除了备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外,绝大多数时间用来学习。

她总是说:“能多学一些知识,终究不是坏事”,在她简陋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世界名著、教育教学理论、小学生心理研究等书籍。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训,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学校安排她去太原参加教学能手评选,可当时她的孩子才8个月大,她二话没说,临时雇了一个保姆随她一同去太原,帮忙照看孩子。

汗水没有白流,她获得了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优秀辅导员等诸多荣誉,她的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她通过孜孜不倦的钻研学习,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8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8篇。探索研究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课题被定为“十二五”省级课题。 关注课堂 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范玲玲非常重视教研活动,主持构建了“学校有课题,学科有专业”的教研网络,明确提出了“带着课题上路,驾着课堂放飞,随着课堂同行,伴着学生成长”的要求。

2011年,她组织15名教师到汾西县汾西二小学习“生本教育”教学模式,随后学校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研究出了先学后教、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学生谈体会、师生总结的“五环节”生本教育模式,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为了确保新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她率先在全校上起了示范课,每周坚持听课,掌握工作信息,带头撰写论文,作讲座,她还设立了“课改模范教师奖”,每学期对课改成绩显著的教师进行奖励,调动老师们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在她的带动下,全校的课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效率得到提升,实现了由“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转变,她的“五环节”生本教育模式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得到县教科局、市教育局的肯定,目前“生本教育”模式已经全县推行。城关小学也被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授予“课堂教学先进单位”。

创新管理 “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范玲玲身为校长,她深知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是以身作则,强化管理。多年来,她通过学习,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教育管理理论,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到城关小学的管理实践中来。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 在学生管理中,她坚持“全面加特长”的育人原则,在课内活动中让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外兴趣活动中,让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她亲自组建了学校百人军乐队、百人腰鼓队,并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把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五年来的养成教育,让学校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见到师长问好、同学之间文明交往等,步入她们的校园就会感觉到亲切、尊重、和谐,她用自己的努力影响和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人生。

她还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完善学校管理体系。用公用经费,免费为家长开设“校讯通”,搭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平台,使每一位家长都能随时随地与学校、与老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时各方面的情况,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好教育、培养学生的任务。 在学校管理中,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她从不摆架子,处事公正、宽厚待人。

有老师乔迁新居了,她会送上鲜花、礼物,以表祝福;有老师生病了,她会主动安排人员调整课时,并亲自去家中探望,还特意为在职教师每人送上一份“健康平安保险”,这点点滴滴,让大家时刻都能够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到领导的关怀,从而赢得了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范玲玲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城关小学硕果累累,先后被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授予“课堂教学先进单位”、被山西省教育厅授予“义务教育示范学校”、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授予“山西省文明学校”、被临汾市教育局授予“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 等50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被永和县人民政府评为“政风行风评议先进单位”。

如果说甘于清贫和寂寞,是为师者的境界,那么几十年扎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爱去坚守那份心中热爱的净土,就是范玲玲的灵魂写照与感人之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28年的倾情投入,28年的辛勤耕耘。范玲玲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研员、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优秀辅导员、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省“五五”普法先进工作者、山西省教学能手、临汾市“十佳”女校长、临汾市模范校长、临汾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临汾市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十年被评为永和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面对这些荣誉,范校长却说:“其实我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孩子们的未来打好基础,看到我的学生能健康茁壮的成长,付出再多我也觉得值得。”

延伸阅读: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邵春亮主要事迹邵春亮,男,汉族,193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86年,邵春亮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民族预科班的前身——新疆少数民族班的班主任。至今共带出少数民族学生600多名。1995年...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朱永全事迹朱永全,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石家庄铁道大学地下工程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近30年来,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主讲的本科课程“隧道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金荣主要事迹金荣,女,蒙古族,1970年12月出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一中学高级教师。面对艰苦的办学条件,她像一个忠于职守的哨兵,日夜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把青春和热血、精...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吴本虎事迹材料吴本虎,男,汉族,1951年1月出生,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工作31年来,他扎根一线教学效果显著。他是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也是学生自发评选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他开...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张赛芬事迹材料张赛芬,女,汉族,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省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20多年的教师生涯,她倾力教学,爱洒学生,为舟山培养了一大批海洋经济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她业务精...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李培锋主要事迹李培锋,男,汉族,195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兽医药理学、毒理学、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首次较深入地揭示了鸡胆汁的...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董新玉事迹董新玉,女,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五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农村教育事业20余年,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她关爱本地学生,更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她关爱成绩...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汤钊猷事迹材料汤钊猷,男,汉族,193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肝癌专家。他从事肝癌研究40余年,在攻克肝癌早诊早治和转...

20XX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孙明霞事迹材料孙明霞,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6年,她胸怀远大抱负带着美好的梦想走出淮南师范学校的大门,一头扎进幼教战线一干就是26年,成长为市直机关幼儿园的带头人、基层幼教一线的管...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