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一季度支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xx市农村信用社坚持以效益为核心,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宗旨,创新服务手段,狠抓信贷支农工作,全面支持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打下了良好...+阅读
文章标题:改善支农服务措施和成效的报告
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区农村经济中心,积极创新支农方式,着力疏通支农渠道,提高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的“双赢”之路。截止2月,全区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72550万元,较年初增加12834万元,增幅为21.49;各项贷款余额62120万元,其
中,农户贷款余额29579万元,较年初增加4830万元,1—2月份,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1224万元,占全区金融系统发放农业贷款的99以上,农户贷款覆盖面由2002年底的28,提高到36,提高了8个百分点。
一、建立贷款调查机制,摸清资金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长期的信贷支农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深入搞好贷款调查,了解农村资金需求与用途,才能量入为,有的放矢地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广大农户对面金融服务及资金的需求。基于这一认识,年初,我们组织信贷人员深入所管辖区,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与宣传信用社信贷政策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村资金需求情况进行了一次“拉网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发展步入产业化、集体化的经营轨道,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但借款主体缺乏有效抵押,按照《贷款通则》规定,就很难得到信贷支持,从而使信用社、农户陷入“两难”的境界,如何解决“两难”,实现“双赢”,是摆在当前信用社支农工作中的主要课题。通过贷款调查机制的建立,加大了信用社宣传力度,拉近了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为全年做好信贷支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创新支农手段,深化服务内涵,方便农户贷款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资金支持,就是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真实体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围绕创新支农方式、简化贷款手续、拓展服务空间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实践新形式下信贷支农工作的新路子。
(一)大力组建信用联保协会,积极支持农村种养加专业户发展。近年来,随着薛城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了一批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无公害绿色农业基础和养殖小区,全区的农业发展步入产业化、集约化的经营轨道。[范文为◇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由于这些农业项目种植规模大、生产周期短,属高投入、高产出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时效性也相对较强。农民要想发展这些高产高值的种养项目,除自筹外,就需要大额贷款的投入,但是农民又不能提供符合金融部门的要求的抵、质押物,只能望“贷”兴叹,使得因资金的原因,发展高效农业的愿望不能如期进行。针对这一情况,去年,我们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认真分析造成农户贷款难的原因,研究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扶持特优龙头项目发展的意见》,在各村组建信用联保协会,引导农民成立农户经营联合体,使有技术、有市场、有效益的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集聚,走公司十合作组织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由于信用联保协会的建立,实现了农村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有效配置,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良性衔接,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形成了规模效益,使得广大农民纷纷申请加入,使得信用联保协会在全区迅猛发展。自去年5月9日第一个联合体——周营镇信用联保协会诞生.目前,全区已组建信用联保协会112个,4728户农民自愿加入“联合体”,授信贷款额为5368万元,已发放贷款4209万元,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十多个产业。
农村信用联保协会把生产互助与提供联户联保融为一体,是几户共同发展农业搞科技兴农的联合体,可以解决了某一户在产前、产中、产后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农村弱势群体取得了致富的契机,创造了劳动互相支持,技术互相指导、信息互相服务的有效形式,使农村经济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养殖)、集约化经营的格局。常庄镇种楼村户户都有养猪的技术,但大多农户因为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难以得到信用社大额贷款扶持,只能是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从而制约了该村养殖的发展。周营镇铁佛村组建信用联保协会的消息传入该村后,村支部书记张怀柱一方面积极向常庄信用社通报该村养殖业发展情况,一方面向村民大力宣传加入信用联保协会的好处,仅一天的时间该村有80的养殖户向信用社递交了加入信用联保协会的申请,经过信用社信贷员的考察,及时为32户养殖户核发了贷款证,授信贷款额度达57万元。该村信用联保协会会长高兴地告诉大家说:通过信用联保协会、养殖协会的组建,我村的养殖业将由现在的家庭养殖改为规模养殖,将增养猪120余头,户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全面推行贷款上柜台,切实提高办贷效率。为配合联户联保贷款业务的开展,我们 12全文查看根据辖内农户生产经营状况、个人信誉等情况,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扩大农户贷款证的核发量。在营业室设立信贷专柜,指派一名内勤人员专门负责贷款咨询、预约考察、办理贷款证贷款业务等,农民只要持当地信用社核发的贷款证,随时可在营业室内办理贷款手续,极大地缩短了办贷时间,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一些农民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信用社办理贷款真方便,贷款就
像存款一样方便。
(三)建立支农联络员制度,构建服务网络新体系。随着信用社服务范围大、对象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防止因信贷人员不足而出现空白点[找文章还是到☆,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我们依靠村级班子建立支农联络员制度。对贷款业务量较大的村,由村支部推荐一到两名群众威信高、责任心强、无不良信用纪录的人作为支农联络员,协助信贷员考察、催收贷款等。通过这一做法,有效地弥补了信贷员少、力量薄弱的问题,即方便了农户贷款,也拓展了信贷市场空间,增强了信用社的发展后劲,大家一致认为支农联络员是反映农户贷款需求,解决资金困难的重要渠道,也是信用社赋予的荣誉和责任,有义务帮助信用社管好贷款,许多村级班子成员都自愿担任信用社支农联络员。
(四)建立贷款公开制度,着力延伸服务内涵。为缓解农民居住分散、贷款程序知识缺乏等问题,我们及时推行了贷款公开栏制度,在全区13家信用社营业室设立了农户贷款公开栏,将农户贷款种类、期限、利率、发放范围、办贷程序及联系电话等内容进行公开,使广大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政策及业务手续一目了然,便于及时与信用社联系,在农民与信用社之间架起了桥梁。
三、实施农贷富民工程,打造优势品牌,构筑双赢平台
为支持区域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我们紧紧依托组建信用联保协会,全力实施了“小额农贷富民工程”,重点扶持专业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辖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唱好“优”字曲,重点支持无公害大棚菜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农业兴区总体思路,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依托,大力支持农民发展科技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去年以来,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7860万元,重点支持周营铁佛、南石大香城、邹坞西南村等92个自然村无公害蔬菜大棚建设。二是打好“特”品牌,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工作中,我们把扶持专业村和特色产业,作为实施小额农贷富民工程的重点,促进其向规模化和产业发展。北于村的粉条加工有20多年历史,大部分农户苦于资金短缺,一直没有形成规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与村两委协商,引导加工户组建信用联保协会,帮助农户把市场做大。去年,累计为该村63户农民发放贷款289万元,人均增收5000余元,同时,该村还利用粉渣大力发展养猪业,逐步形成了发展潜力较大的生态农业。三是让“牛”头变龙头,全力支持养殖业的发展。按照区政府提出畜牧富民的号召,累计发放贷款6530万元,重点支持了常庄店子、沙沟南常等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养殖户孙某有着多年的养牛经验,由于资金短缺,一直从事家庭养殖,无法扩大规模。去年,我们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发放贷款20万元,以“公司+农户”的方式,使之在全区建起第一个占地40亩的奶牛养殖基地,现已发展112头,效益十分可观。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农户纷纷看好养殖养,去年,累计发放贷款3240万元,支持968户农民通过养牛、养羊等走上了致富路。
《改善支农服务措施和成效的报告》 12全文查看文章标题:改善支农服务措施和成效的报告
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区农村经济中心,积极创新支农方式,着力疏通支农渠道,提高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的“双赢”之路。截止2月,全区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72550万元,较年初增加12834万元,增幅为21.49;各项贷款余额62120万元,其
中,农户贷款余额29579万元,较年初增加4830万元,1—2月份,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1224万元,占全区金融系统发放农业贷款的99以上,农户贷款覆盖面由2002年底的28,提高到36,提高了8个百分点。
一、建立贷款调查机制,摸清资金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长期的信贷支农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深入搞好贷款调查,了解农村资金需求与用途,才能量入为,有的放矢地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广大农户对面金融服务及资金的需求。基于这一认识,年初,我们组织信贷人员深入所管辖区,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与宣传信用社信贷政策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村资金需求情况进行了一次“拉网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发展步入产业化、集体化的经营轨道,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但借款主体缺乏有效抵押,按照《贷款通则》规定,就很难得到信贷支持,从而使信用社、农户陷入“两难”的境界,如何解决“两难”,实现“双赢”,是摆在当前信用社支农工作中的主要课题。通过贷款调查机制的建立,加大了信用社宣传力度,拉近了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为全年做好信贷支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创新支农手段,深化服务内涵,方便农户贷款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资金支持,就是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真实体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围绕创新支农方式、简化贷款手续、拓展服务空间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实践新形式下信贷支农工作的新路子。
(一)大力组建信用联保协会,积极支持农村种养加专业户发展。近年来,随着薛城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了一批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无公害绿色农业基础和养殖小区,全区的农业发展步入产业化、集约化的经营轨道。[范文为◇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由于这些农业项目种植规模大、生产周期短,属高投入、高产出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时效性也相对较强。农民要想发展这些高产高值的种养项目,除自筹外,就需要大额贷款的投入,但是农民又不能提供符合金融部门的要求的抵、质押物,只能望“贷”兴叹,使得因资金的原因,发展高效农业的愿望不能如期进行。针对这一情况,去年,我们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认真分析造成农户贷款难的原因,研究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扶持特优龙头项目发展的意见》,在各村组建信用联保协会,引导农民成立农户经营联合体,使有技术、有市场、有效益的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集聚,走公司十合作组织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由于信用联保协会的建立,实现了农村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有效配置,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良性衔接,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形成了规模效益,使得广大农民纷纷申请加入,使得信用联保协会在全区迅猛发展。自去年5月9日第一个联合体——周营镇信用联保协会诞生.目前,全区已组建信用联保协会112个,4728户农民自愿加入“联合体”,授信贷款额为5368万元,已发放贷款4209万元,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十多个产业。
农村信用联保协会把生产互助与提供联户联保融为一体,是几户共同发展农业搞科技兴农的联合体,可以解决了某一户在产前、产中、产后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农村弱势群体取得了致富的契机,创造了劳动互相支持,技术互相指导、信息互相服务的有效形式,使农村经济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养殖)、集约化经营的格局。常庄镇种楼村户户都有养猪的技术,但大多农户因为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难以得到信用社大额贷款扶持,只能是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从而制约了该村养殖的发展。周营镇铁佛村组建信用联保协会的消息传入该村后,村支部书记张怀柱一方面积极向常庄信用社通报该村养殖业发展情况,一方面向村民大力宣传加入信用联保协会的好处,仅一天的时间该村有80的养殖户向信用社递交了加入信用联保协会的申请,经过信用社信贷员的考察,及时为32户养殖户核发了贷款证,授信贷款额度达57万元。该村信用联保协会会长高兴地告诉大家说:通过信用联保协会、养殖协会的组建,我村的养殖业将由现在的家庭养殖改为规模养殖,将增养猪120余头,户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全面推行贷款上柜台,切实提高办贷效率。为配合联户联保贷款业务的开展,我们[]根据辖内农户生产经营状况、个人信誉等情况,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扩大农户贷款证的核发量。在营业室设立信贷专柜,指派一名内勤人员专门负责贷款咨询、预约考察、办理贷款证贷款业务等,农民只要持当地信用社核发的贷款证,随时可在营业室内办理贷款手续,极大地缩短了办贷时间,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一些农民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信用社办理贷款真方便,贷款就
像存款一样方便。
(三)建立支农联络员制度,构建服务网络新体系。随着信用社服务范围大、对象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防止因信贷人员不足而出现空白点[找文章还是到☆,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我们依靠村级班子建立支农联络员制度。对贷款业务量较大的村,由村支部推荐一到两名群众威信高、责任心强、无不良信用纪录的人作为支农联络员,协助信贷员考察、催收贷款等。通过这一做法,有效地弥补了信贷员少、力量薄弱的问题,即方便了农户贷款,也拓展了信贷市场空间,增强了信用社的发展后劲,大家一致认为支农联络员是反映农户贷款需求,解决资金困难的重要渠道,也是信用社赋予的荣誉和责任,有义务帮助信用社管好贷款,许多村级班子成员都自愿担任信用社支农联络员。
(四)建立贷款公开制度,着力延伸服务内涵。为缓解农民居住分散、贷款程序知识缺乏等问题,我们及时推行了贷款公开栏制度,在全区13家信用社营业室设立了农户贷款公开栏,将农户贷款种类、期限、利率、发放范围、办贷程序及联系电话等内容进行公开,使广大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政策及业务手续一目了然,便于及时与信用社联系,在农民与信用社之间架起了桥梁。
三、实施农贷富民工程,打造优势品牌,构筑双赢平台
为支持区域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我们紧紧依托组建信用联保协会,全力实施了“小额农贷富民工程”,重点扶持专业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辖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唱好“优”字曲,重点支持无公害大棚菜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农业兴区总体思路,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依托,大力支持农民发展科技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去年以来,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7860万元,重点支持周营铁佛、南石大香城、邹坞西南村等92个自然村无公害蔬菜大棚建设。二是打好“特”品牌,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工作中,我们把扶持专业村和特色产业,作为实施小额农贷富民工程的重点,促进其向规模化和产业发展。北于村的粉条加工有20多年历史,大部分农户苦于资金短缺,一直没有形成规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与村两委协商,引导加工户组建信用联保协会,帮助农户把市场做大。去年,累计为该村63户农民发放贷款289万元,人均增收5000余元,同时,该村还利用粉渣大力发展养猪业,逐步形成了发展潜力较大的生态农业。三是让“牛”头变龙头,全力支持养殖业的发展。按照区政府提出畜牧富民的号召,累计发放贷款6530万元,重点支持了常庄店子、沙沟南常等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养殖户孙某有着多年的养牛经验,由于资金短缺,一直从事家庭养殖,无法扩大规模。去年,我们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发放贷款20万元,以“公司+农户”的方式,使之在全区建起第一个占地40亩的奶牛养殖基地,现已发展112头,效益十分可观。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农户纷纷看好养殖养,去年,累计发放贷款3240万元,支持968户农民通过养牛、养羊等走上了致富路。
《改善支农服务措施和成效的报告》文章标题:改善支农服务措施和成效的报告
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区农村经济中心,积极创新支农方式,着力疏通支农渠道,提高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的“双赢”之路。截止2月,全区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72550万元,较年初增加12834万元,增幅为21.49;各项贷款余额62120万元,其
中,农户贷款余额29579万元,较年初增加4830万元,1—2月份,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1224万元,占全区金融系统发放农业贷款的99以上,农户贷款覆盖面由2002年底的28,提高到36,提高了8个百分点。
一、建立贷款调查机制,摸清资金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长期的信贷支农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深入搞好贷款调查,了解农村资金需求与用途,才能量入为,有的放矢地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广大农户对面金融服务及资金的需求。基于这一认识,年初,我们组织信贷人员深入所管辖区,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与宣传信用社信贷政策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村资金需求情况进行了一次“拉网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发展步入产业化、集体化的经营轨道,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但借款主体缺乏有效抵押,按照《贷款通则》规定,就很难得到信贷支持,从而使信用社、农户陷入“两难”的境界,如何解决“两难”,实现“双赢”,是摆在当前信用社支农工作中的主要课题。通过贷款调查机制的建立,加大了信用社宣传力度,拉近了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为全年做好信贷支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创新支农手段,深化服务内涵,方便农户贷款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资金支持,就是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真实体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围绕创新支农方式、简化贷款手续、拓展服务空间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实践新形式下信贷支农工作的新路子。
(一)大力组建信用联保协会,积极支持农村种养加专业户发展。近年来,随着薛城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了一批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无公害绿色农业基础和养殖小区,全区的农业发展步入产业化、集约化的经营轨道。[范文为◇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由于这些农业项目种植规模大、生产周期短,属高投入、高产出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时效性也相对较强。农民要想发展这些高产高值的种养项目,除自筹外,就需要大额贷款的投入,但是农民又不能提供符合金融部门的要求的抵、质押物,只能望“贷”兴叹,使得因资金的原因,发展高效农业的愿望不能如期进行。针对这一情况,去年,我们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认真分析造成农户贷款难的原因,研究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扶持特优龙头项目发展的意见》,在各村组建信用联保协会,引导农民成立农户经营联合体,使有技术、有市场、有效益的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集聚,走公司十合作组织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由于信用联保协会的建立,实现了农村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有效配置,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良性衔接,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形成了规模效益,使得广大农民纷纷申请加入,使得信用联保协会在全区迅猛发展。自去年5月9日第一个联合体——周营镇信用联保协会诞生.目前,全区已组建信用联保协会112个,4728户农民自愿加入“联合体”,授信贷款额为5368万元,已发放贷款4209万元,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十多个产业。
农村信用联保协会把生产互助与提供联户联保融为一体,是几户共同发展农业搞科技兴农的联合体,可以解决了某一户在产前、产中、产后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农村弱势群体取得了致富的契机,创造了劳动互相支持,技术互相指导、信息互相服务的有效形式,使农村经济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养殖)、集约化经营的格局。常庄镇种楼村户户都有养猪的技术,但大多农户因为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难以得到信用社大额贷款扶持,只能是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从而制约了该村养殖的发展。周营镇铁佛村组建信用联保协会的消息传入该村后,村支部书记张怀柱一方面积极向常庄信用社通报该村养殖业发展情况,一方面向村民大力宣传加入信用联保协会的好处,仅一天的时间该村有80的养殖户向信用社递交了加入信用联保协会的申请,经过信用社信贷员的考察,及时为32户养殖户核发了贷款证,授信贷款额度达57万元。该村信用联保协会会长高兴地告诉大家说:通过信用联保协会、养殖协会的组建,我村的养殖业将由现在的家庭养殖改为规模养殖,将增养猪120余头,户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全面推行贷款上柜台,切实提高办贷效率。为配合联户联保贷款业务的开展,我们 12全文查看
延伸阅读:
县人大财工委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情况的调查汇报县人大财工委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情况的调查汇报 根据工作安排,我委于3月下旬,对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县财政局和农口部门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特见成效工作汇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经省劳动保障厅批准同意,今年5月,市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经过市、县4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既定试点任务,达到了检验制度...
市源头治腐工作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效市源头治腐工作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效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源头治腐工作专班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市源头治腐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的部署,...
优化整合见成效,夯实基础再提高文章标题:优化整合见成效,夯实基础再提高 优化整合显成效夯实基础再提高——XX公司以良好开端迎来企业建设的宏伟序幕备受广大员工关注的XX集团大家庭中的新成员——XXXX有限...
基层单位如何充分发挥挂职干部工作成效挂职锻炼是各级党委培养干部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央重视基层导向的进一步明确,各地加大了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的力度,越来越多的干部被选派到基层挂职锻炼。但挂职工作效果的优劣...
2003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汇报2003—2007年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情况汇报 2003-2007年,我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两高于一确保”的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成效工作汇报自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各参学单位立足自身实际,紧扣活动主题,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注重走访效果,突出实践特色,着力查找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相...
乡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自查报告乡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提升支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澂财农4号《关于全面开展支农资金检查工作的通...
改革出成效改革出成效 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根据区委有关指示精神,我们加强整治,严格监管,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实效,为改善我区的投资环境作出了努力。我们主要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