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找准切入点建设##边界中部经济强县

07月04日 编辑 fanwen51.com

[关于扩权强县政策体制的建议材料]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和逐步落实到位,我省的扩权强县(市)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新的情况及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市管县”体制的...+阅读

##地处##两省边界中部区域,是##对内经济开放和辐射的前沿。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要发挥好连接##与##地区的枢纽和桥梁作用,加快建设##边界中部经济强县。

一、明确##边界中部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着眼于增强县域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城区规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使##由##两省边界中部的地域

中心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吸纳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医疗等综合服务中心。围绕这一目标,一是突出工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以资源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提高二产比重,以工业的突破性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以二产的快速突进拉动三产、一产同步协调发展。二是突出项目带动,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一批关联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推动二产发展,拓宽三产空间,扩张城区规模。三是突出人才建设,加强与高校、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联合与协作,借外脑攀高亲、引项目带人才、激民间树能人,广开门路寻求加快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以“两区一镇”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实施“基础先行、做优环境、整合资源、扩张总量”的经济发展战略,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大范围内寻求资源配置,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产业链中谋求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围绕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新兴文化旅游区、##中部边贸重镇目标,做大做强资源开发、文化旅游、##边贸三大产业,形成规模效应。至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5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5亿元,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跃居##边界中部县市前列;再经过5-10年的努力,把##建设成为##边界中部各类生产要素比较活跃、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经济中心。一是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立足于打造市场竞争优势,培育发展粮食、烟叶、林竹、肉牛、食用菌、矿产六大特色产业,形成以资源为基础、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的产业良性发展格局。至2010年,粮食产业,无公害生产基地达40%以上,年加工粮食10万吨,实现产业总产值5.5个亿;烟叶产业,厂办基地达80%,实现产值1.5个亿;林竹产业,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13万亩,丰产竹林基地12万亩,培育人造板、休闲木制品、松脂加工、竹炭、竹凉席、笋制品系列等六类主导产品,做大做强出口创汇竹木制品企业,实现产业总产值8个亿;肉牛产业,年出栏育肥肉牛5万头,建成年加工能力达10万头的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肉牛产业总产值达12个亿;食用菌产业,草腐生型菌类达300万平方米,鲜品总产量达4.5万吨,年加工3万吨,产业总产值达3个亿;矿产业,形成钨、稀土、锌铍、石灰石加工等四大主导产品,产业总产值达5个亿以上。二是建设新兴文化旅游区。打造地质文化、客家文化两大旅游产品。发挥地质遗迹丰富的独特优势,建设地质博物馆和化石广场,申报国家AAAA旅游区,使天鹅洞成为地质高校科研实习基地和海内外旅游观光胜地。突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把客家祖地建设成为海内外客属朝拜的圣地。依托两大品牌产品,开发以牙梳山自然保护区为主的生态旅游和以翠竹山庄、黄泥桥温泉为主的休闲旅游产品,构筑以城区为中心、天鹅洞群和客家祖地为龙头的“三点两线”旅游带。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0%左右。三是建设##中部边贸重镇。构筑两个层面、三种类型、四个市场发展格局。两个层面:即城区物流层面和石壁、安远物流层面。三种类型:即以有形市场为载体的传统流通形式,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主渠道的现代流通形式,以医疗、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为方向的新型边贸形式。四个市场:即客家边贸城、万福隆超市等生活日用品批发零售市场,荣华等建材批发市场,粮食、肉牛、仔猪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县医院、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医疗、文化消费市场。

三、推进##边界中部中心城市建设。按中等城市目标和##中部边贸重镇定位规划建设城区,扩张城区规模。至2020年建成区面积超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12万人,城镇化水平由目前不足30%提高到50%以上。一是大力实施城区建设“东扩南伸”发展战略,构筑城内、城外、工业园区三大组团发展格局。每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5个亿以上,2005年前完成园区首期开发和东方花园居住小区建设,加快中环路两翼和龙门路两侧开发。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加快建设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业步行街。二是加强城市经营管理。坚持走以地生财、活地兴城路子,加大土地收储让力度,创造土地级差效应,以盘活存量换增量。引入竞争机制,对城市可盈利项目和无形资产,采取有偿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实行市场化经营。围绕文明县城创建,突出抓好市容、交通、集贸市场、社区卫生管理,加快城市景观设计和绿化配套建设,创造优美、和谐、舒怡的人居环境。三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按照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吸纳功能的原则,实行近郊城市化,适时调整城区行政区划。进一步完善户籍管理各项制度,稳定商住房价位,促进住房消费,扩张城区人口规模,进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集聚,把##城区建设成为##边界中部人流、资金流、物资流活跃的中心城市。

四、着力改善县域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快道路交通建设。改建省道东石线境内路段;推进县道4条通乡公路硬化及

城区至天鹅洞旅游公路改建;加大农村路网改造力度,2010年前农村公路硬化率达80%以上。推进永宁高速和长永铁路##段前期工作。二是加快电力建设。2006年前完成石板桥水库枢纽工程建设,新增装机容量6000千瓦。整合县域水电资源,最大限度开发小水电。三是加快通信信息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城乡通信网、高速宽带网、政务信息网和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四是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做好城区水、电、路及绿化带等配套设施规划,2005年前完成城区电网改造,抓好城区“两纵一横”路网建设,加快城南工业园等新开发区供水系统建设。五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防灾设施建设,构筑全县比较完善、安全的防洪保障体系;抓好石淮片节水灌溉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加快西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五、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一是推进科技兴县进程。深入开展产学研活动,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突出抓好基础产业、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工程。至2010年,几大产业均实现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技术对接,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快##一中改建独立高中,新兴民办学校,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至2010年,全县80%以上青少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三是建设文化先进县。挖掘客家文化、地质文化、苏区文化和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制,以大型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为载体,打造##边界中部一流文化、体育休闲活动场所。推进有线电视播出数字化平台建设,至2010年全县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四是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加快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体系改革,建设县级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提高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以高新技术、优质服务为依托,建设##边界中部医疗服务大平台。五是创建一类计生先进县。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至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六是建设“平安##”。至2007年,达到“平安县(市、区)标准,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作者为中共##县委书记)

延伸阅读:

以普法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推进依法治街进程xxx街道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地区常住人口达6.5万人,暂住人口9千余人,街道下设10个居委会。近年来,xxx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

从统计数字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市政协常委市统计局副局长 (2006年5月11日) 研究和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分析农民的生存状况,分析农民生活与城市居民生活之间的差距,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真正使广大农...

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

关于扩权强县有关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文章标题:关于扩权强县有关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007年1月19日,**省长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省今年将“积极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对15个经济强县赋予市级...

强县扩权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章标题:强县扩权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从2002年起,浙江、湖北、河南、广东、江西、河北、辽宁等省先后实...

浅析我县工业强县政策的作用与效果一、工业强县政策的现状 为了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强县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璧山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不少工业强县(工业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分类归纳起来主...

着力改革创新建设林业强县因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凸显林业在##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省委、省政府不久前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作出了“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对新世纪##林业的发展进行全新的运筹决...

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调查与思考“县”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单元和经济单元。“县域经济”主要是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改革开放以来,建制县和县级市在我国经济、...

县跻身全省经济强县的调查与思考县跻身全省经济强县的调查与思考 一、全县经济发展现状。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gdp...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