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对我县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研究

08月04日 编辑 fanwen51.com

[我县山羊养殖发展走圈养之路的思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羊肉正以品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及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特点而备受青睐,从而带动了养羊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就如何解决养羊...+阅读

主体功能区划是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空间单元。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事关我县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全新工作,也是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课题组试从xx的实际情况出发,就我县的主体功能区划工作作点粗浅研究。

、充分认识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报告中多次提到主体功能区内容。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主体功能区划是基础性的空间布局规划,是规范开发行为的约束性规划,是区域政策性很强的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关系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县级主体功能区划主要任务是研究明确各类具体功能区块,并结合上级政府制定的区域配套政策,研究制定本级配套措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等因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是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编制好xx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我县全面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正确把握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它空间布局规划之间的关系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它以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空间布局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的一面。而不同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的地位不同。客观地看,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各项总体规划的龙头,是编制其它总体规划的依据。县域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二是规划的要求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除了要全方位划定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空间布局以外,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在此基础上,它还要同步配套不同区域所应采取的一系列不同政策。而县域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仅仅依据县域的客观情况、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导向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制定各自领域的地域空间布局,而并不涉及任何政策性因素。

三是规划的作用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相应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政策,因而主体功能区规划可以通过发挥政策杠杆的作用,有效地鼓励或限制政府机关、企业、个人以至于社会团体理性地作出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行为。从趋势上看,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其它总体规划则不然,县域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通过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来硬性地约束政府机关、企业、个人以至于社会团体作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行为,而不具有任何鼓励性的措施。

三、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主体功能区划与目的性单一的农业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不同,在划分方法上更强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更注重综合性和前瞻性。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主要反映区域的自然属性。包括:资源丰度,主要指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可贸易资源的丰裕程度;环境容量,主要指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生态环境敏感性,主要指易导致沙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的生态脆弱程度;生态重要性,主要指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湿地等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

二是现有开发密度。指特定区域经济开发的强度,集中体现在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程度上。体现开发密度的指标比较宽泛,从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考虑,主要体现在对水、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强度,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对环境带来的压力等。

三是发展潜力。在一定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条件下,区域发展潜力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也受人文环境的影响,也与政策取向、战略选择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发展趋势等。

主体功能区划考虑的主要指标因素

分类

主 要 因 素

主 要 内 容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丰度

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可贸易资源的丰裕程度

环境容量

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

生态环境敏感性

易导致沙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的生态脆弱程度

生态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湿地等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

现有开发密度

土地资源开发强度

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建成区面积及占国土的比重,建设用地面积及占国土的比

重,交通用地面积及占国土的比重等

水资源开发强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

资源环境压力

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

发展潜力

区位条件

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地缘关系等

发展基础

经济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空间结构和路网密度等

发展趋势

政策取向、战略选择等

在明确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将国土空间细分为一定尺度的分析评价单元(如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进行1×1公里网格尺度的分析,也可以县或乡镇为基本单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将各类指标进行数量化,对每一单元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维度的综合分析评价,以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

分 类

优化开发

重点开发

限制开发

禁止开发

承载能力

减弱

较强

较弱

很弱

开发密度

较高

不高

不高

不高

发展潜力

较大

很大

较小

很小

四、科学识别四类主体功能区

(一)优化开发区域的识别方法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持续增长面临挑战,需要改进、优化发展模式的地区。挑战可能来自资源环境,也可能来自其他方面。以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优化开发区域有四种类型,分别从经济的自身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的社会分配效应、经济发展对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个角度进行衡量。

——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衡量,优化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且发展潜力仍然较大,但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已开始减弱。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可以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各指标的增长速度。

——从经济发展的社会分配角度衡量,优化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评价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一般采用基尼系数。

——从经济发展对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衡量,优化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评价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各种方法,最简单的应当是位次排序。某地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县排序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县排序若干位次的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可以选择就业率、社会保障覆盖程度、居住舒适度、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万人拥有医生数、万人拥有律师数。

——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衡量,优化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但增长粗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开始减弱。评价经济增长粗放程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可以选取主要资源价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以上的天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重点开发区域的识别方法

重点开发区域是政策重点扶持开发的地区,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开发效益二个角度衡量,一般包括两类,即落后地区和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重点开发落后区块,主要是基于公平考虑,以区块开发带动人民富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重点开发潜力大的区块,主要是基于效率考虑,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重点开发区域应当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合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

——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衡量,重点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且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从重点开发的效益出发,重点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增长潜力较大,且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评价经济增长潜力的指标可以选取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多年保持高位、人力资本投资有所超前、研发投资有所超前、可开发建设用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承载力较强、污染物排放总量小。

(三)限制开发区域的识别方法

限制开发区域是经济发展有所限制的地区,一般包括落后地区和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不适于较大规模地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限制开发是一种战略的安排,也是一种现实的安排,是为了未来更有效率的开发,也是为了更科学地发展。限制开发的措施一般有总量限制和产业限制两种。

——从总量限制的角度衡量,限制开发区域的特征一般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需要在人口和经济集聚的总量目标上加以限制,同时加强资源环境改造和保护,提高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成未来发展的战略储备地带,或者形成地区的生态屏障。

——从产业限制的角度衡量,限制开发区域的特征一般为经济增长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特别是在选择发展的产业项目方面,要有严格的资源环境标准。限制开发区域还包括地区开发中的战略预留空间。这是一种基于地区发展中长期战略考虑的积极的自发限制。

(四)禁止开发区域的识别方法

按照国家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明确定义,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省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与其他三种主体功能区在特性上存在较大差别。一方面,禁止开发区域是单一功能区,不存在主体功能与次要功能的区别。另一方面,禁止开发区域是特定的地域,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如果一个行政区范围内的禁止开发区域达到一定比例,这个行政区一般应定位为限制开发区域。

五、我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构想

(一)基础依据

我们xx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丽水市东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有好溪、新建溪、永安溪3条山溪性河流,分属瓯江、钱塘江、灵江三个水系,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从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课题研究资料和信息看,作为浙西南生态屏障的丽水市9个县(市、区)被划为限制级别较高的开发区域可能性较大,虽很不利,但从全国或全省的大局来看,无疑是合理的,但从我们xx县域的局部而言,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在主体功能区块规划上寻求新突破。

第一,xx县150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44.12万城乡居民,目前尚属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如果不加快发展步伐,而仅仅依靠省财政的转移支付是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争取将我县的一些可开发区域尽最大努力列入重点开发区,为我县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从全市看,xx县位于丽水市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潜力大,而且xx县是丽缙青率先发展的区域之一,是金衢丽产业带建设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xx县的优先发展、率先发展,把xx县划为全市的重点开发区域进行考虑是现实的。

第二,我县是“浙江绿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质量居全国2348个县(市、区)中第37位、全省第14位,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评价结果,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优,地表水水质在ⅰ-ⅲ类水标准(优良)范围之内,城镇区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农村空气环境质量优于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97.8%。而且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拥有壶镇、新碧、新建、舒洪四大盆地,尤其是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目前全县还有可开垦土地8.4万亩,其中可开垦荒草地1.3万亩、园地4万亩。从中可看出,我县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状况是好的,环境容量是大的,是有大量空余的,区位特征是独特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强的。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基础依据,对于我县而言,大量空余的环境容量是完全能够承载加快发展的压力的。

第三,我县现有的产业结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县牢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致力于引导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的产业项目,工业上以xx工业园区和壶镇工业功能区、五东工业功能区为三大平台,已形成了机床、工模具、摩配、厨具、照明电器、缝纫机、纺织服装等八大行业齐头并进且污染少、能耗低、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以五金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浙江五金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三产上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大投入、大景区、大产业为目标,加快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到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致力打造“浙中南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一产上以培育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主抓手,发展区域特色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浙中南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2006年,我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已由上年的11:54.4:34.6调整为10.1:55.8:34.1,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第四,从本县的投资需求看,投资需求仍然是现阶段推动xx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项目带动特别是大项目带动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十一五”期间,xx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计划为150亿元,坚持城市化和工业化并举发展,集中财力保重点,继续突出综合交通、能源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水利防洪等重大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好溪水利枢纽工程、金温铁路xx段西移工程,42省道仙都风景区段改线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与建设,投资的需求必将促进开发建设的投入和规模的扩张。

第五,我县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在谋划发展中,我县始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坚持建设项目审批六项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把环保底线,把生产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限定在可治可控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提前完成了水泥行业机立窑生产线淘汰任务,全县造纸企业实行废水循环回用,建成了县污水处理厂。

根据以上分析,我县今后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强的,发展空间是有余地的。

(二)区块划分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已提出了一个总体框架: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县域中心城市、城镇工业功能区和其他工业区块等;优化开发区主要包括乡镇所在地的建成区以及城镇建成区外围地势平坦地区;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森林覆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多为各类林地、园地发展用地、地势相对较陡峭地区以及各流域的水源保护区;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具有保护价值的地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该划分框架为我们下一步明确具体功能区块的范围和具体功能定位奠定了基础。四类主体功能区块的具体划分构想如下:

1、重点开发区块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重点开发区块这一发展空间问题,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留足发展空间,针对我们xx实际,首先要从金衢丽产业带、丽缙青率先发展区这一核心出发进行划分,拟将县域中心城市的新区、东渡区块(除五东工业功能区已建成区外)、七里区块、xx工业园区区块(除新碧镇及工业园区已建成区外)、城北区块、新建镇东川片、金丽温高速公路xx段和330国道两沿地势平坦地区,壶镇工业功能区块(除壶镇镇及工业功能区已建成区外)、舒洪镇工业小区(含螺蛳岩一片)、新建镇洋山至东岸至凝碧一带的地势平坦地区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块划定为重点开发区块。这些区块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各类功能小区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优化开发区块

优化开发区块主要由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城镇工业功能区组成,按照xx实际,拟将县域中心城市的老城区、壶镇镇、新建镇、舒洪镇、东渡镇、东方镇、大洋镇、大源镇等乡镇的建成区以及建成区外围地势平坦地区和xx工业园区、壶镇、五东工业功能区、舒洪工业小区的现行建成区、东方镇工业小区、仙都农管处主景区核心区域外围等划定为优化开发区块。这些区块实行优化开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加快发展旅游等为主的服务业和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景区建设水平。

3、禁止开发区块

按照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禁止开发区”框架的思路,拟将国家4a级仙都风景区的核心区域、大洋山、括苍山省级森林公园(除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外)、河阳历史文化保护区、各城镇供水厂取水口上游的一定区域和海拔地势较高的生态公益林以及分布在全县各地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划定禁止开发区块。对禁止开发区块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要求的一切开发活动。通过加大人口转移的力量,减少禁止开发区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4、限制开发区块

拟将县内除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以外的所有其它区块统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块,限制开发区块在全县空间结构上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些区块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有重点地选择污染少、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实行点状集约开发。要加大封山育林等,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三)政策配套

配套政策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组成部分,政策的作用范围要与规划的范围相一致。根据县级政府实际具有的管理权限,制定引导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各类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等,逐步实现不同主体功能区块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产业、基础及社会设施、人口等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

1、财政政策。要在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块、禁止开发区块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并为限制开发区块、禁止开发区块内的群众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2、投资政策。要鼓励和引导县内外经济主体到重点开发区块和各乡镇工业功能小区投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符合我县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柱性产业融合配套要求的产业项目;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块、禁止开发区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块基础设施建设。

3、产业政策。要研究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域的产业指导目录和措施,引导重点开发区块按照我县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重点围绕八大工业主导行业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和旅游服务业发展思路,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能力;引导优化开发区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块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严格禁止在禁止开发区块内发展任何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和有污染的工业产业项目。

4、土地政策。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在保证基本农田和生态公益林不减少的前提下尽量扩大重点开发区块建设用地供给,对优化开发区块实行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对限制开发区块和禁止开发区块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5、人口管理政策。要制定顺应形势变化要求的人口管理政策,允许在重点开发区块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鼓励和引导限制开发区块和禁止开发区块的人口通过下山移民脱贫等途径逐步自愿平稳有序地向重点开发区块转移。

6、环境保护政策。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优化开发区域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重点开发区块要保持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块要坚持保护优先,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禁止开发区块要依法严格保护。

7、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政策。要切实调整以往单纯以gdp和对财政贡献大小作为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标准的政策,对重点开发区块,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开发区块,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强化对社会稳定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块,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状况。

(四)衔接协调

县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完成以后,能否真正成为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能否真正发挥统领所有县级规划的龙头作用,关键取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它总体规划之间以及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的状况。以目前的现状看,县级各总体规划之间以及县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市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工作亟需加强,必须深入研究,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切实加强县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县级其它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由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大大滞后于其它总体规划的编制,加之在编制总体规划时缺乏3s技术的支撑,这导致县级总体规划之间难以衔接和协调。解决县级各总体规划之间衔接、协调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适当的时机,对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保护区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规划的修编,使各总体规划对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规划的修编,使各总体规划对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完全趋于一致,为规划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在县级地方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卫星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3s)技术手段,为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以此来确保各总体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协调。

六、编制我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要确保工作进度。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9月形成初稿,于12月报国务院审议。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全面开展基础研究工作,2008年6月形成规划初稿。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初稿,2008年6月底前报市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人大报准实施。我县要按照省、市的要求,做到与其他县(市、区)基本同步,确保编制工作进度。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我县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抓紧组建xx县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订好工作方案和确定好合作编制单位,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

(三)要改进工作方式。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充分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不断深化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研究,科学确定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要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方针,科学系统地安排规划编制各项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四)要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要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充实县规划编制办公室,并切实加强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要为规划编制安排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延伸阅读:

我县第二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一、我县第二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2007年第一季度,全县工业共制采掘业3家,造业企业47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3家,建筑业4家,总从业人数730人,注册资本5658万元。...

推进我县群众体育科学发展之浅议加速设施建设 实施民康工程——推进我县群众体育科学发展之浅议上饶县体育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健康是以人为本的基础。群众体育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强身健体...

金融危机对我县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及对策首先,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带来重创,造成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出口贸易公司业务量就开始大幅下滑,一些企业已经严重亏损甚至倒闭,其余的企业也举步艰难,经...

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措施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和广阔的前景,无论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还是从城市到农村,都对我国经济政治...

浅议我县开发小水电的现状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地处五岭山麓,潇水源头,南通北粤,北接三湘,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属湘江主要支流潇水上游及其发展区域。全县分为岭东、岭西两个自然区,岭东为林区,岭西为...

关于我县09年财政面临形势利弊分析2009年,我县财政面临极其不利的国际国内大环境,加上国家实施了新一轮以减税和增加支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增收节支形势严峻。对此需认真分析,积极应对。 美国次贷危机...

关于加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在巴州率先实现小康目标提供人才支撑,关键是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培养人才,引进急需人才,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胡锦涛总...

关于我县中学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的思考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引擎——关于上饶县中学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的思考上饶县中学 杨发先理念是引领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旗帜,而办学理念则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引擎...

我县纺织产业现状与对策措施纺织业是**传统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从原料、织布、印染及后整理到服装生产一条龙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具有生产企业多、经济总量大、趋于规模化等特点,已成为在国...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