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11月30日 编辑 fanwen51.com

[对残疾人就业现状的分析及对策]一、我镇残疾人就业的现状 目前,我镇在安置残疾人就业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安置残疾人在6家福利企业集中就业,这一直是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主渠道业, 在6家民政福利企业集中就...+阅读

学会与残疾人相处需要什么?答案自然很多,尊重、理解、爱心、耐心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残疾人工作者所遵循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需要懂得一定的手语,便于与听力残疾人交流,但笔者觉得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对我们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同样非常重要。 笔者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爱之阳光”残疾人qq群,群内的残疾朋友都比较优

秀,与他们交流,你会感到亲切、自然,而他们彼此的团结友爱更令笔者羡慕不已。然而,几天前笔者因一时失言引起残疾朋友的误会,心存不安,至今不能释怀。事情的起因与四川大地震有关,各位残疾朋友在群里对灾区人民的遭遇唏嘘不已,同时表达着各自最真挚的祝愿,气氛极其伤感,笔者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很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灾区将又会增加许多残疾人……还没等意思表达完,“残疾怎么啦?我从没把自己当残疾人”“残疾人不会提这样的问题!”“心灵的残疾才是最可怕的”笔者一时语塞,慌忙解释:我只是想说每一次大灾引起的残疾能够如工伤事故一样处理,让活着的残疾人活得有保障,除了救济、捐款,还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尽管他们谅解了笔者的说法,但是意外的误解还是令人震动。同样的担心,笔者也对同事讲起,她们也觉得那些因地震而残疾的幸存者今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值得政府关注,大概我们都是残疾人工作者的缘故,想法都差不多。但笔者完全忘却了自己的网友是残疾人,他们对“残疾”这两个字特别敏感,这是人之常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笔者的“忘却”反而无意之中伤害了他们。 俗语说:伤己莫伤人。笔者在深深的内疚中做了深刻的反省,感悟道:仅有道德层面的尊重、理解、爱心、耐心等素养还远远不够,还得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残疾人的特殊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才能更好地与残疾人相处。 笔者的感悟得到了嘉兴市康慈医院心理医生王医生的肯定,在与他的一次谈话中,他十分肯定地告诉笔者,鉴于残联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残疾人工作者掌握适当的心理学知识相当必要,尤其是与精神残疾人相处时更不能完全依赖爱心、耐心,还得懂得他们特殊的心理状况,保证沟通的效果,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他还进一步指出,其实不仅精神残疾人存在精神、心理障碍,其他残疾人也或多或少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因身体的残疾而产生自卑感在残疾人群体中比较普遍,如果残疾人工作者在为残疾人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辅导,这会对残疾人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诚如王医生所说,残疾人是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心理。在具体工作中,与精神残疾人相处内心多少有些恐惧感,如果懂得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或者说懂得一定的精神病理学知识,再加上尊重、理解、有爱心、有耐心的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克服恐惧感,更好地为精神残疾人做好服务工作。事实上,不仅精神残疾人有心理障碍,许多精神残疾人家属因为承受过多的精神压力也有心理障碍,笔者在工作中就经常会遇到这些家属心理方面的求助,尽管他们不是残联的直接服务对象,却也是残联服务对象的延伸,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辅导,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会有助于精神残疾人家庭护理,为精神残疾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得到家人更多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促进精神残疾人的康复。对于其他残疾人,虽然没有精神残疾人显而易见的心理障碍,但在特定情况下仍然会有一些隐性的心理问题,或者说是心里的“小疙瘩”,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就能避重就轻地为他们服务,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随着残疾人事业的深入发展,仅有事业之初的那份热情已远远不够,仅靠尊重、理解、爱心、耐心等职业道德也会显得力不从心,残疾人工作者专业素质的内容和范围都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加强和增加,才能全力以赴地为残疾人做好服务工作。笔者从嘉兴市康慈医院得知,有的残联已先行一步,让一部分工作人员参加嘉兴市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活动,以提高残疾人工作者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创造优质的服务质量。笔者期待着心理咨询师培训能如手语培训一样在残联系统普遍开展,增强残疾人工作者专业素质,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延伸阅读:

某区街道残疾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和思考近年来,在上级残联的正确领导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解放街道残联通过结对帮扶、培训就业、政策保障、创业引导等多种途径和措施,使得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教...

我市残疾人数增长明显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残疾人总数与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增长明显。至2006年4月1日零时,我市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25.5万人,占总人口的6.36%,比1987年...

关于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查与思考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组织以及广大残疾人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残联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浅谈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康复工作是残联工作中的永恒主题.凡是残疾人,都存在康复问题。康复是一个残疾人由自理过渡到自立的前提。改善残疾人的康复问题,就可以让更多的残疾人容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平...

浅析残疾人就业对策与思路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桐乡市凤鸣街道现有持证残疾人856人,涉及全街道近1/5的家庭。近年来,残疾人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

如何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之我见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嘉善县提出了“开放兴县、创业富县、创新强县...

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随着我国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作为劳动就业总体中的特殊部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残疾人就业由计划向市场导向机制转轨,就业方式从集中就业为主...

从戴黎明扶助残疾学子谈助学帮困的重要意义2006年3月9日上午,嘉善县残联组宣康复部来了一位右上肢断缺、衣着单薄学生模样的残疾青年,要求残联帮助安排工作。当李阳主任热情接待问明原因后得知:该青年是嘉善县第二高级...

关于残疾人帮扶工作的几点思考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研究探索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今年上半年...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