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事迹材料

电信系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11月23日 编辑 fanwen51.com

[公司后勤明星员工个人先进事迹]谢俐祥,男,1962年2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79年12月参加工作,初中学历,2001年1月进入省华侨友谊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驾驶工作,并兼做后勤事务。 虽然这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该同志勤勤...+阅读

某,这个曾经非常普通的名字,如今对**县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电视台已经连续三天播放王**的先进事迹,让全县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提起“王**”,熟悉他的人都伸大拇指。王**同志1970年参加邮电工作以来,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个春夏秋冬。他先后当过机线员、机务员、保管员。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始终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一种孜孜以求、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被人们誉为“铁人”和“活雷锋”。多年来,始终被系统评为先进生产者,1989年—1997年连续五届被评为**省邮电部门劳动模范;1991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同时被省总工会、松花江地工委授予“学雷锋、讲奉献”先进个人;1992年以来一直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标兵、劳动模范;松哈合并后,先后当选为市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2年6月被评为市级特等劳动模范,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纵观**同志的事迹,看不出惊天动地的壮举,都是点点滴滴,却无处不体现着平凡而闪光之处。正是这些,才真正体现了一名最基层、最普通工人克已奉公、衷爱事业、无私奉献的真谛。

他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用30多个春秋寒暑始终如一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信条。熟悉他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他话语少、不善言谈,只知道不声不响地工作”。他正是用这样的个性,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俗话说,一个人做点事情并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一朝一夕容易做到,三年四载也易坚持,但难能可贵的就是他33年如一日,一万多个工作日,寒来暑往始终如一,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有人给他计算过这样一个数字,一年365天,他几乎都在工作岗位上,双休日很少有休息的时候。30多年来,他用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寂寞,在枯燥、单一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他把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全部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头脑中,从未想过“清闲”是什么滋味,“清闲”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可怕的打击……在一次库房改造中,他起早贪黑一口气加了104个夜班,连续28个周日没休息,使仓库物品达到“三清三符”的标准,实现了“三有”,货架物品“五五排列”,使自己练就了“闭目不错”的管库功夫,在全省邮电观摩大会上现场演练,反响强烈,博得了一致赞誉。

他不但是工作上的佼佼者,也是员工信任的“铁大哥”。多年来,单位的零星维修活基本上没雇过人,都是**同志自己动手干的。修门窗、桌椅、铁卷柜、金柜、门锁等是他的拿手好戏,单位该雇工的活儿,如建车棚、做节日灯、做牌匾等活计,只要他能干的,他就自己亲自动手,而且为了节约资金,他多数是废旧利用。现在,通信分公司20多个科室班组,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不能干的活儿,首先想到的就是“王老铁”,只要他到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特别是公司化以来,为了为公司节约资金,每年在取暖期到来之前,他自己动手为各个办公室修理坏门窗、换破损玻璃。

他爱岗敬业,把工作视为自己的生命,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了极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工作起来不要命,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铁人。记得在天增线路改造工程中,他看到早晨材料装车要耽误两个多小时,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晚上装车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于是他主动提出每天早五点来局里装车,交接后再去吃饭,他一连40多天起早一人装车,共装卸了20多吨铜线、铁线,2400多条铁木担、4万多件穿钉、隔电子等零配件,为工程节省了2000多个工时。随着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程控交换设备不断增容、更新,为了做好后勤工作,他每天很早就到岗,晚上很晚了才回去,从准备材料、装车到运送都由他一人承担,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多年来,他全心全意维护企业利益,以企为家,修废利旧,被誉为好管家、把家虎。据统计,经他搬运的各种材料上百吨,经他手修理的手动葫芦、钢线钳子、滑车等工具近百件。邮电分营后,支局都租用邮政局的房屋,邮政局不管取暖,我们自己烧还太浪费,不烧,由于温度的影响,多数支局的机器将不能正常运转,这个问题不尽快解决,将会影响农村地区的正常通信。于是他主动请命,带领锅炉房的同志下乡改造支局取暖系统,一连起早贪黑干了20多天,改造了13个支局,共节约取暖面积千余平方米。每年秋季运取暖煤时,卖煤的说过几车秤就得了,以后就不用过秤了,大家都有好处,可是他坚持车车过秤。他曾创下过亲手卖出50多吨旧铜线,局里审核时价钱和数量一点不差的纪录,被一些人说成是“脑袋不开窍的人”。有一次,他为抢救同志,手、脚、腿多处受伤,他不住医院住库房,请当护士的亲属到库房为他点滴、换药,自己躺在床上指挥付料,身边的同志和工程队的人员都感动得赞叹落泪。工作中,他不怕脏、不怕累,哪里有风险他第一个挺身而出。记得有一次由12全文查看于天气影响,60多米高的铁塔上天线发生故障,当时风势凶猛,没人敢上,他自告奋勇第一个带头登上塔峰抢修故障,下面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当他下来的时候,豆大的汗珠流满面颊,瘫倒在地上。他经常带病坚持工作,从未请过一次假。经常去仓库的同志会发现,在仓库的一角的板床上常年放着点滴所需的用品,经常为他点滴的护士说:“王老铁”并无恶病顽疾,就是

因为常年超负荷工作,才使这位铮铮“铁人”做下了无缘无故的高烧和腰腿痛病,可是他一直都在偷偷地点滴吃药,实在严重了,才被迫在仓库的木板床上躺下来休息一会儿……

2002年10月,小灵通基站建设工作开始了,**同志和供应的同志经常起早贪黑地工作,收料、付料,有时到半夜。除了电杆雇人卸外,其他的材料,如基站、天线、钢线、电缆等都是他和同志们亲自装卸。记得有一次,送基站和天线的车晚上八点多才来,一时找不到装卸工,**同志来后,二话没说就上了车,开始卸料,单位值班同志看到这情景,也来帮忙。就这样,在他的带动下,参加工程建设的同志工作更加主动,而且都毫无怨言,节假日也从未休息过,既保证了工程建设如期完成,也为企业节省了部分装卸费。

他表里如一,不图名利,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奉献着社会、帮助着他人。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把爱心奉献到哪里,他帮助过许许多多相识的人和不相识的人,被人们誉为“活雷锋”。30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为单位职工及家属义务理发,先后自费更换理发工具8套,共为职工及家属义务理发2万多人次。他义务照顾单位退休职工王振拥20多年,为他看病、买药、洗衣、送饭,过年过节把老人接到家中,使这位孤寡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老人临终前说:是党的好儿子**让我孤寡不孤晚年幸福。他为保护行人安全,曾奋不顾身地拦过惊牛、惊马;他曾把昏倒在路边的转业军人黄文送到医院抢救,并为其付了全部的医药费;他曾把受伤的小女孩杜妍送到医院及时抢救。2002年4月26日晚6点多钟,他看见一位迷路的老大娘,他领着老人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老人送到家,然后自己默默地离去。2002年9月的一天,在县医院附近他看见一个因车祸受伤的妇女无人送她去医院,他二话没说把她送到医院,并帮助病人做CT,又自已拿钱给她办了住院手续,等到病人的家属来到,一切安排就绪后,他才离开医院。98年特大洪水时,他从仅有的工资中捐出1000多元钱、衣物20多件,表达一名共产党员的一颗爱心……像这样的好事在他身上很多很多,有时难免亲属、朋友不解地说他:你这样做图的是什么?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这算不了什么,帮人如同帮已,我没想图什么,只知道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况且我还是一名党员……

他视荣誉为动力,矢志不移,继续一如既往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志用他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创造了非凡的工作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在荣誉面前,他从未向组织上张过一次口,而是不骄不躁,以荣誉为动力,矢志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扎实进取。特别是近几年来,他从未因为自己工作的阅历、取得的成绩或因年龄的关系,而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是更加谦虚谨慎,加倍努力。2001年以来,他为了给企业分忧,时时处处发挥模范作用,在线路工程施工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工程所需杆号牌、线序牌没有地方做,他主动承担此项难题,一共70多天贪黑起早,亲自设计、刻字、喷字,共用塑料板刻版300多块,做了1万多块杆号牌和线序牌,不但为企业节约资金万余元,而且还保证了工程的如期完成。为了宣传通信业务,扩大公司在社会的影响,他用旧包装箱板做宣传板、装宣传车,大力宣传通信公司的来电显示、宽带上网、小灵通等新业务。他只顾“大家”,忘了自己的小家,多年来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照顾家里的时间很少很少,家属不理解,他耐心劝说,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记得2002年5月自己的母亲胳膊摔成骨折,女儿住院手术,他却没有请假,仍然不声不响地坚守工作岗位,母亲和女儿出院后对他生气,他却笑着说:“‘以后’我一定多抽出些时间好好照顾你们。”也正是这样,有的同志劝他说:“老铁,你都干到这种程度了,换个岗位休息休息,让年轻人多干些吧!”可他却说:“我取得这点成绩是大家支持、帮助的结果,我只不过做了些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按要求还相差甚远,我需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正是这朴实的话语,润泽了他不平凡的事迹,正是这些点点滴,才真正体现了他孜孜以求的奉献精神。

**同志的事迹曾被《人民邮电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等多家报刊报导。2000年《法制月刊》分别以《**

二、三事》、《人大代表王老铁》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导,同年他的事迹被载入《巴彦名人传略》。2002年他的先进事迹被编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出版的《以德治国理论与实践》一书。

荣誉的取得成了**同志继续前进的动力,如今,他正用实际行动,按照自己的人生信条,继续在人生的坐标上追寻着属于真正自我的那一个闪光点……

12全文查看

某,这个曾经非常普通的名字,如今对**县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电视台已经连续三天播放王**的先进事迹,让全县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提起“王**”,熟悉他的人都伸大拇指。王**同志1970年参加邮电工作以来,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个春夏秋冬。他先后当过机线员、机务员、保管员。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始终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一种孜孜以求、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被人们誉为“铁人”和“活雷锋”。多年来,始终被系统评为先进生产者,1989年—1997年连续五届被评为**省邮电部门劳动模范;1991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同时被省总工会、松花江地工委授予“学雷锋、讲奉献”先进个人;1992年以来一直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标兵、劳动模范;松哈合并后,先后当选为市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2年6月被评为市级特等劳动模范,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纵观**同志的事迹,看不出惊天动地的壮举,都是点点滴滴,却无处不体现着平凡而闪光之处。正是这些,才真正体现了一名最基层、最普通工人克已奉公、衷爱事业、无私奉献的真谛。

他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用30多个春秋寒暑始终如一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信条。熟悉他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他话语少、不善言谈,只知道不声不响地工作”。他正是用这样的个性,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俗话说,一个人做点事情并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一朝一夕容易做到,三年四载也易坚持,但难能可贵的就是他33年如一日,一万多个工作日,寒来暑往始终如一,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有人给他计算过这样一个数字,一年365天,他几乎都在工作岗位上,双休日很少有休息的时候。30多年来,他用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寂寞,在枯燥、单一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他把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全部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头脑中,从未想过“清闲”是什么滋味,“清闲”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可怕的打击……在一次库房改造中,他起早贪黑一口气加了104个夜班,连续28个周日没休息,使仓库物品达到“三清三符”的标准,实现了“三有”,货架物品“五五排列”,使自己练就了“闭目不错”的管库功夫,在全省邮电观摩大会上现场演练,反响强烈,博得了一致赞誉。

他不但是工作上的佼佼者,也是员工信任的“铁大哥”。多年来,单位的零星维修活基本上没雇过人,都是**同志自己动手干的。修门窗、桌椅、铁卷柜、金柜、门锁等是他的拿手好戏,单位该雇工的活儿,如建车棚、做节日灯、做牌匾等活计,只要他能干的,他就自己亲自动手,而且为了节约资金,他多数是废旧利用。现在,通信分公司20多个科室班组,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不能干的活儿,首先想到的就是“王老铁”,只要他到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特别是公司化以来,为了为公司节约资金,每年在取暖期到来之前,他自己动手为各个办公室修理坏门窗、换破损玻璃。

他爱岗敬业,把工作视为自己的生命,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了极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工作起来不要命,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铁人。记得在天增线路改造工程中,他看到早晨材料装车要耽误两个多小时,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晚上装车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于是他主动提出每天早五点来局里装车,交接后再去吃饭,他一连40多天起早一人装车,共装卸了20多吨铜线、铁线,2400多条铁木担、4万多件穿钉、隔电子等零配件,为工程节省了2000多个工时。随着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程控交换设备不断增容、更新,为了做好后勤工作,他每天很早就到岗,晚上很晚了才回去,从准备材料、装车到运送都由他一人承担,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多年来,他全心全意维护企业利益,以企为家,修废利旧,被誉为好管家、把家虎。据统计,经他搬运的各种材料上百吨,经他手修理的手动葫芦、钢线钳子、滑车等工具近百件。邮电分营后,支局都租用邮政局的房屋,邮政局不管取暖,我们自己烧还太浪费,不烧,由于温度的影响,多数支局的机器将不能正常运转,这个问题不尽快解决,将会影响农村地区的正常通信。于是他主动请命,带领锅炉房的同志下乡改造支局取暖系统,一连起早贪黑干了20多天,改造了13个支局,共节约取暖面积千余平方米。每年秋季运取暖煤时,卖煤的说过几车秤就得了,以后就不用过秤了,大家都有好处,可是他坚持车车过秤。他曾创下过亲手卖出50多吨旧铜线,局里审核时价钱和数量一点不差的纪录,被一些人说成是“脑袋不开窍的人”。有一次,他为抢救同志,手、脚、腿多处受伤,他不住医院住库房,请当护士的亲属到库房为他点滴、换药,自己躺在床上指挥付料,身边的同志和工程队的人员都感动得赞叹落泪。工作中,他不怕脏、不怕累,哪里有风险他第一个挺身而出。记得有一次由[]于天气影响,60多米高的铁塔上天线发生故障,当时风势凶猛,没人敢上,他自告奋勇第一个带头登上塔峰抢修故障,下面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当他下来的时候,豆大的汗珠流满面颊,瘫倒在地上。他经常带病坚持工作,从未请过一次假。经常去仓库的同志会发现,在仓库的一角的板床上常年放着点滴所需的用品,经常为他点滴的护士说:“王老铁”并无恶病顽疾,就是

因为常年超负荷工作,才使这位铮铮“铁人”做下了无缘无故的高烧和腰腿痛病,可是他一直都在偷偷地点滴吃药,实在严重了,才被迫在仓库的木板床上躺下来休息一会儿……

2002年10月,小灵通基站建设工作开始了,**同志和供应的同志经常起早贪黑地工作,收料、付料,有时到半夜。除了电杆雇人卸外,其他的材料,如基站、天线、钢线、电缆等都是他和同志们亲自装卸。记得有一次,送基站和天线的车晚上八点多才来,一时找不到装卸工,**同志来后,二话没说就上了车,开始卸料,单位值班同志看到这情景,也来帮忙。就这样,在他的带动下,参加工程建设的同志工作更加主动,而且都毫无怨言,节假日也从未休息过,既保证了工程建设如期完成,也为企业节省了部分装卸费。

他表里如一,不图名利,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奉献着社会、帮助着他人。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把爱心奉献到哪里,他帮助过许许多多相识的人和不相识的人,被人们誉为“活雷锋”。30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为单位职工及家属义务理发,先后自费更换理发工具8套,共为职工及家属义务理发2万多人次。他义务照顾单位退休职工王振拥20多年,为他看病、买药、洗衣、送饭,过年过节把老人接到家中,使这位孤寡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老人临终前说:是党的好儿子**让我孤寡不孤晚年幸福。他为保护行人安全,曾奋不顾身地拦过惊牛、惊马;他曾把昏倒在路边的转业军人黄文送到医院抢救,并为其付了全部的医药费;他曾把受伤的小女孩杜妍送到医院及时抢救。2002年4月26日晚6点多钟,他看见一位迷路的老大娘,他领着老人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老人送到家,然后自己默默地离去。2002年9月的一天,在县医院附近他看见一个因车祸受伤的妇女无人送她去医院,他二话没说把她送到医院,并帮助病人做CT,又自已拿钱给她办了住院手续,等到病人的家属来到,一切安排就绪后,他才离开医院。98年特大洪水时,他从仅有的工资中捐出1000多元钱、衣物20多件,表达一名共产党员的一颗爱心……像这样的好事在他身上很多很多,有时难免亲属、朋友不解地说他:你这样做图的是什么?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这算不了什么,帮人如同帮已,我没想图什么,只知道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况且我还是一名党员……

他视荣誉为动力,矢志不移,继续一如既往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志用他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创造了非凡的工作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在荣誉面前,他从未向组织上张过一次口,而是不骄不躁,以荣誉为动力,矢志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扎实进取。特别是近几年来,他从未因为自己工作的阅历、取得的成绩或因年龄的关系,而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是更加谦虚谨慎,加倍努力。2001年以来,他为了给企业分忧,时时处处发挥模范作用,在线路工程施工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工程所需杆号牌、线序牌没有地方做,他主动承担此项难题,一共70多天贪黑起早,亲自设计、刻字、喷字,共用塑料板刻版300多块,做了1万多块杆号牌和线序牌,不但为企业节约资金万余元,而且还保证了工程的如期完成。为了宣传通信业务,扩大公司在社会的影响,他用旧包装箱板做宣传板、装宣传车,大力宣传通信公司的来电显示、宽带上网、小灵通等新业务。他只顾“大家”,忘了自己的小家,多年来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照顾家里的时间很少很少,家属不理解,他耐心劝说,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记得2002年5月自己的母亲胳膊摔成骨折,女儿住院手术,他却没有请假,仍然不声不响地坚守工作岗位,母亲和女儿出院后对他生气,他却笑着说:“‘以后’我一定多抽出些时间好好照顾你们。”也正是这样,有的同志劝他说:“老铁,你都干到这种程度了,换个岗位休息休息,让年轻人多干些吧!”可他却说:“我取得这点成绩是大家支持、帮助的结果,我只不过做了些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按要求还相差甚远,我需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正是这朴实的话语,润泽了他不平凡的事迹,正是这些点点滴,才真正体现了他孜孜以求的奉献精神。

**同志的事迹曾被《人民邮电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等多家报刊报导。2000年《法制月刊》分别以《**

二、三事》、《人大代表王老铁》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导,同年他的事迹被载入《巴彦名人传略》。2002年他的先进事迹被编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出版的《以德治国理论与实践》一书。

荣誉的取得成了**同志继续前进的动力,如今,他正用实际行动,按照自己的人生信条,继续在人生的坐标上追寻着属于真正自我的那一个闪光点……

延伸阅读: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虽然和5位长辈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市**乡**村民**竭尽孝道,让他们安度晚年,用爱弹奏出一曲动人的敬老爱老之歌,成为三里五乡的佳话。 ■养父母疼爱有加的日...

乡综治办主任先进事迹**、男、汉族、生于1964年6月、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乡位于**县南部,东与本县的南江乡接壤,南邻乌当区羊昌镇、新场乡,西与修文县六屯...

文明经营户先进事迹材料×××,男,汉族,初中文化,现年45岁,××镇××村人。该同志十几年如一日文明经营、照章纳税、热心公益事业、奉献社会,得到了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1995年...

项目部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同志,现年39,中共党员,工程师,××*人,现任××××局一公司××项目部项目经理。 他1995年7月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来到了××××局一公司参加工作,转眼间...

电信公司营业班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事迹材料电信公司营业班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事迹材料 ××市电信分公司解放路营业班现有员工34人,其中女职工33人,平均年龄26岁,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0人。该班组坚持将“女职工建功...

省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先进事迹1983年10月我出生在**省**市。父亲是个体育爱好者,尤其擅长举重和摔跤,曾经夺得过**省少数民族运动会62公斤级的举重金牌。可能有父亲的遗传吧,我从小就是个爱动的孩子,浑身有使...

职业学校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为了满足旅游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需求,为了吸引用人单位每年在学校多招毕业生。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设新专业、调整原有专业,使用人单位来到学...

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心集体先进事迹从分散简陋的低矮粮仓到科学管理的现代化粮库,从人员老化、素质较低到高效精干、朝气蓬勃的队伍,从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到扭亏为盈、国有资产逐年增值,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既...

铁路施工企业测量主管先进事迹材料4月19日中午,位于××××××市的××*铁路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工地上,他趁着休息的空当,赶紧和10多名技术人员探讨起当天无碴轨道偏差控制等技术问题。这样的工地“切磋”在施工...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