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烟草商业财务管理的思考]烟草商业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市级公司如何强化对所属各县(区)经营部的财务管理,减少由于机构调整造成的管理真空,已迫在眉睫的摆在了决策者的议事日程,笔者...+阅读
红大品种烟叶清香型风格特征表现较为突出,是卷烟配方的核心原料。红大品种因其特殊的品种特性,对各项种植技术措施的要求较为严格,相应的生产管理要求较高,由此造成了多年来红大种植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卷烟工业需求的局面。卷烟上水平,原料方面不仅需要通过标准化生产保证烟叶质量,而且需要诸如红大等特色品种烟叶的数量保障。为此,国家烟草专卖
局对红大品种的种植发展制定了专门的扶持政策。保山烟草也把红大的种植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从开始红大示范种植,到“十一五”末已达到年生产32万担的规模。在所有种植区域中,昌宁县珠街乡以“一乡一品”区域化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一、珠街乡红大品种种植效益
珠街乡的烤烟种植起步较早,1987年就开始发展烤烟种植。当年有烟农285户,共种植烤烟388亩,总产量225担,总产值2万元。其后连年都种烤烟,到1992年形成了年种植烤烟8086亩的规模,成为全乡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珠街乡按照烤烟种植“一乡一品”的要求,以全面种植红大品种烟叶为契机,在市、县烟草部门的帮助下,下定决心稳定并发展红大种植。由于思路清晰,工作扎实,通过提高烟农科技种烟意识,强化整体科技措施,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烤烟生产每年都有新的进步,烟叶品质得到了红云集团等知名烟草企业的一致好评。在严格执行“双控”政策的前提下,全乡烤烟经济收入较好实现了以质增效、以价增收、减量增收的目的,实现了烤烟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群众生活水平由此得到了较大改善,红大种植对全乡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深远。
三年来,通过认真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烤烟效益实现并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全乡种植红大1.2万亩,种烟农户2553户,收购烟叶155万公斤,实现烤烟产值1666.1万元,税收366.5万元,种植效益各方面都比有极大提高。基本实现了通过调节施肥量等来控制烟株长势长相,达到控量提质、提质增效的目的(在亩收购量减少15.21公斤的情况下,收购均价增3.24元/公斤,亩产值增302.71元,烟农户均增收1502.02元)。
,珠街乡烤烟生产平均水平与全县大面积烤烟生产平均水平相比较,亩产值增78.95元/亩,中上等烟比例增6.15%,烟农户均交售收入增1438.84元/户,收购均价增0.39元/千克。
二、种植上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增加科技投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该乡通过多渠道筹资,紧紧围绕红大品种的种植发展,全乡逐年在小水窖建设、育苗、预整地、烘烤等方面增加科技投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实现红大种植的提质增效提供了硬件的保证:一是全部使用钢架小棚培育漂浮育苗壮苗。全乡2357个育苗小拱棚全部使用钢架小拱棚,棚群管理规范程度大大提高,培育的烟苗壮苗率达93%以上。二是实行机械剪叶。全乡投入资金25760元购进7台电动剪叶机,对1450个育苗棚实行机械剪叶,确保了剪叶措施的规范落实。三是推行机耕,全面实行预整地理墒,确保深栽。全乡充分利用小农机具补贴的政策,由政府组织、农户自愿共购买小型旋耕机42台,实行机耕7200亩,占总种烟面积的58.5%,既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还有效促进了深耕高墒措施的落实,预整地理墒时间比上年缩短7天,规格质量大幅度提高。四是把握机遇,全面实施“小水窖”建设,彻底改变靠天栽烟的局面。目前全乡共建成各类水窖6867口,其中烟用小水窖4213口,为烟叶田间生产水平和质量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全面实施“以煤代柴”,切实扭转局部区域“青山不青”的局面。建成3个民营蜂窝煤加工厂,充分利用上级有关以煤代柴扶持政策,全面实现了用蜂窝煤烘烤烟叶,全乡统一配供300万个蜂窝煤,步入了全面实施“以煤代柴”烘烤,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六是积极开展新型烤房示范。—全乡实施强制热风循环烤房改造250座,实施小烤房智能化改造150座,新建卧式密集型烤房2群12座。新型烤房的使用效果通过实践,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少烤坏烟叶的损失。
(二)倾全乡之力,坚定信心发展红大。开始,该乡抓住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红大发展有扶持政策的机遇,在烟草部门的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认真研究分析,决定“一乡一品”示范种植红大品种。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在乡烤烟产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分别派驻十个村烤烟生产工作组,工作组人员分别挂村包社承包户。结合实际,将任务层层分解到村到组到户,明确到人,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保证全乡烤烟生产有领导、有指导,并做到指导到组、帮助到户、服务到地块。二是按照市烟草公司《红大生产技术方案》各项技术要求,年初制定了全乡红大生产实施细则,做到早计划、12全文查看早落实,形成了红大种植全乡上下围绕一个标准齐抓共管的格局。三是严格考核、奖惩,调动乡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了全乡烤烟生产工作人员考核管理措施。对全乡烤烟产业干部实行风险抵押,对烟农实行科技押金,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百分制的形式考核到村、组,责任明确到人。年底,对在全年烤烟生产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通过
考核,充分调动了全乡干部群众抓烤烟生产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四是稳定烤烟生产人员队伍,强化培训,确保生产技术稳步提升。每年重点进行三期培训。
(三)层层抓落实,严格按红大生产技术要求组织生产。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把配套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壮苗,并提早节令规范化集中时间抗旱移栽。全乡把培育高杆无毒壮苗,提早节令集中时间抗旱移栽作为重点落实的技术措施之一。二是合理施肥。根据地块土壤肥力测定结果和烟农施肥经验,严格把握“控量少施”的原则,做到施肥上“三多三少”,即地头多、地脚少,瘦地多、肥地少,追肥多、基肥少。三是以预防为主,切实做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四是严把烟叶成熟采收关,指导和督促烟农按相配套的烘烤方法烤好烟,降低烟农烘烤损失。
(四)人尽其责,强化生产管理。一是以人为本,早宣传、早动员、多沟通、少命令,积极争取烟农对技术措施落实上的支持,把烟农对种红大的畏难情绪引导到技术措施落实上。二是管好辅导员、用好辅导员,千方百计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技能、实作水平和会作烟农思想工作的能力。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集中培训和分户指导相结合,加强对烟农队伍的技术培训和服务。结合烟农素质有高低差异的特点,以集中培训为主,加大分类指导的力度,确保烟农种烟技能的提升不漏户。四是建立健全烟农科技明白人制度,通过烟农科技明白人种烟技能的提升来实现整个烟农队伍种烟技能的提升。在建立健全烟农科技明白人制度的基础上,辅导员通过培训、指导、督促好科技明白人,实现烤烟技术“教会一人、贯彻全家”的目的,从而减少了辅导员工作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五是做好“一专四统”,组织好对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三、主要经验
三年来通过烟草部门和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生产效益每年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在目前的植烟区域,海拔高度对种好红大烟叶影响不大。该乡红大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1120—2050米的范围内,科技人员从同一支山居住的烟农中选择了6户往年能较好落实技术措施的烟农,做了不同海拔段烤烟生长信息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田生育期逐渐延长,海拔1900米处比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块要长20天左右。在能够落实好早栽和其它各项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海拔高度对生产效益并没有形成大的影响,相反低海拔区域由于受低热河谷气候的影响烟叶开片不足,生产效益稍低于高海拔区域。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全乡三年大面积情况的观察总结,海拔1800米以上的区域同样能够种好红大烟,但关键是要把握好“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小气候类型,以落实好红大生产技术措施为基础,提早并在最佳节令进行集中移栽。
(二)切实落实好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是确保烟农生产效益稳步提升的基础。红大与其它品种相比对技术要求较高,相应的种植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在栽培上必须严格围绕品种特性,切实加强对整个工作的组织管理,把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总结完善红大烟叶生产配套技术,满足红大品种对技术的要求。一是施肥总量要把握“控量少施”的原则。亩施纯氮量总的控制在2.5—4.0kg/亩之间,结合土壤肥力测定结果,占植烟面积较高比例的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氮量控制在3.0—3.5kg。二是土壤质地为粘土或砂土的地块,当季施用厩肥600—800kg/亩,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疏松,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便于实现烟株生长养分协调、成熟落黄顺利。三是提早并集中在最佳节令移栽,有利于避开后期气温下降对烟叶形成的影响,解决烘烤后期气温下降易出挂灰烟的问题;有利于避开赤星病的高发期,降低病害的影响,烟叶成熟度留养充足;有利于充分利用5—6月的光热条件,使烟株伸好根、长好叶,健壮生长。四是对病害以统防统治为主,做好“一专四统”,积极做好清除田间杂草、“四边光亮”等保持田间卫生工作。五是红大封顶的最佳时间是花开5—10朵时进行,杜绝封顶过矮,单株留叶18片以上。视封顶后烟株可能的营养状况和后期顶叶开片状况,考虑是否有必要合理留一个杈来调节烟株营养状况。六是烘烤上用相配套的烘烤技术进行烘烤。要把握好三个关系,即变黄和失水的关系;排湿和保湿的关系;增湿与排湿的关系。
(三)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科技含量、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红大烟叶生产效益和质量水平的源泉。一是创造条件加大机耕力度,实行漂浮育苗高杆深栽。实行机耕的地块由于耕作层加深、烟农解放了部分劳力,理墒质量和速度明显得到提高,为漂浮育苗高杆深栽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开展新型烤房示范,提高烘烤科技含量。新型烤房的使用效果得到了广大烟农的一致好评,群众满意度较高,对提高红大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烟农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配套完善水利设施建设,为烤烟生产提供水资源保证。种好红大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提早节令早栽,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水源作保证的话,早栽将是空谈阔论。四是烘烤上因地制宜使用蜂窝煤烤烟。蜂窝煤在烘烤上具有升温和控温稳当的特点,比较适宜红大烟叶对升稳温的要求。
(四)烟草部门和地方政府围绕如何种好红大共谋发展是红大成功种植的重要组织保证。该乡党委、政府通过把“三支队伍”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工作上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把红大种植目标任务细分到每个人头上,形成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围绕标准严格进行组织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解除了烟农对红大种植的畏难情绪;通过早作计划安排,整个项目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通过组织层层培训,各项技术措施得到了有效贯彻;通过严格考核制度,调动起了乡村干部和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烟农不但种烟技能得到提高,而且逐步培养起种好烟的兴趣,部分烟农把技术措施的落实变成了自觉行为。由于逐步取得了烟农对技术措施落实上的支持,加上辅导员指导和督促力度的加强,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每年都有较大提高。
12全文查看红大品种烟叶清香型风格特征表现较为突出,是卷烟配方的核心原料。
红大品种因其特殊的品种特性,对各项种植技术措施的要求较为严格,相应的生产管理要求较高,由此造成了多年来红大种植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卷烟工业需求的局面。卷烟上水平,原料方面不仅需要通过标准化生产保证烟叶质量,而且需要诸如红大等特色品种烟叶的数量保障。为此,国家烟草专卖
局对红大品种的种植发展制定了专门的扶持政策。保山烟草也把红大的种植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从开始红大示范种植,到“十一五”末已达到年生产32万担的规模。在所有种植区域中,昌宁县珠街乡以“一乡一品”区域化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一、珠街乡红大品种种植效益
珠街乡的烤烟种植起步较早,1987年就开始发展烤烟种植。当年有烟农285户,共种植烤烟388亩,总产量225担,总产值2万元。其后连年都种烤烟,到1992年形成了年种植烤烟8086亩的规模,成为全乡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珠街乡按照烤烟种植“一乡一品”的要求,以全面种植红大品种烟叶为契机,在市、县烟草部门的帮助下,下定决心稳定并发展红大种植。由于思路清晰,工作扎实,通过提高烟农科技种烟意识,强化整体科技措施,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烤烟生产每年都有新的进步,烟叶品质得到了红云集团等知名烟草企业的一致好评。在严格执行“双控”政策的前提下,全乡烤烟经济收入较好实现了以质增效、以价增收、减量增收的目的,实现了烤烟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群众生活水平由此得到了较大改善,红大种植对全乡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深远。
三年来,通过认真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烤烟效益实现并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全乡种植红大1.2万亩,种烟农户2553户,收购烟叶155万公斤,实现烤烟产值1666.1万元,税收366.5万元,种植效益各方面都比有极大提高。基本实现了通过调节施肥量等来控制烟株长势长相,达到控量提质、提质增效的目的(在亩收购量减少15.21公斤的情况下,收购均价增3.24元/公斤,亩产值增302.71元,烟农户均增收1502.02元)。
,珠街乡烤烟生产平均水平与全县大面积烤烟生产平均水平相比较,亩产值增78.95元/亩,中上等烟比例增6.15%,烟农户均交售收入增1438.84元/户,收购均价增0.39元/千克。
二、种植上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增加科技投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该乡通过多渠道筹资,紧紧围绕红大品种的种植发展,全乡逐年在小水窖建设、育苗、预整地、烘烤等方面增加科技投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实现红大种植的提质增效提供了硬件的保证:一是全部使用钢架小棚培育漂浮育苗壮苗。全乡2357个育苗小拱棚全部使用钢架小拱棚,棚群管理规范程度大大提高,培育的烟苗壮苗率达93%以上。二是实行机械剪叶。全乡投入资金25760元购进7台电动剪叶机,对1450个育苗棚实行机械剪叶,确保了剪叶措施的规范落实。三是推行机耕,全面实行预整地理墒,确保深栽。全乡充分利用小农机具补贴的政策,由政府组织、农户自愿共购买小型旋耕机42台,实行机耕7200亩,占总种烟面积的58.5%,既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还有效促进了深耕高墒措施的落实,预整地理墒时间比上年缩短7天,规格质量大幅度提高。四是把握机遇,全面实施“小水窖”建设,彻底改变靠天栽烟的局面。目前全乡共建成各类水窖6867口,其中烟用小水窖4213口,为烟叶田间生产水平和质量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全面实施“以煤代柴”,切实扭转局部区域“青山不青”的局面。建成3个民营蜂窝煤加工厂,充分利用上级有关以煤代柴扶持政策,全面实现了用蜂窝煤烘烤烟叶,全乡统一配供300万个蜂窝煤,步入了全面实施“以煤代柴”烘烤,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六是积极开展新型烤房示范。—全乡实施强制热风循环烤房改造250座,实施小烤房智能化改造150座,新建卧式密集型烤房2群12座。新型烤房的使用效果通过实践,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少烤坏烟叶的损失。
(二)倾全乡之力,坚定信心发展红大。开始,该乡抓住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红大发展有扶持政策的机遇,在烟草部门的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认真研究分析,决定“一乡一品”示范种植红大品种。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在乡烤烟产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分别派驻十个村烤烟生产工作组,工作组人员分别挂村包社承包户。结合实际,将任务层层分解到村到组到户,明确到人,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保证全乡烤烟生产有领导、有指导,并做到指导到组、帮助到户、服务到地块。二是按照市烟草公司《红大生产技术方案》各项技术要求,年初制定了全乡红大生产实施细则,做到早计划、[]早落实,形成了红大种植全乡上下围绕一个标准齐抓共管的格局。三是严格考核、奖惩,调动乡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了全乡烤烟生产工作人员考核管理措施。对全乡烤烟产业干部实行风险抵押,对烟农实行科技押金,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百分制的形式考核到村、组,责任明确到人。年底,对在全年烤烟生产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通过
考核,充分调动了全乡干部群众抓烤烟生产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四是稳定烤烟生产人员队伍,强化培训,确保生产技术稳步提升。每年重点进行三期培训。
(三)层层抓落实,严格按红大生产技术要求组织生产。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把配套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壮苗,并提早节令规范化集中时间抗旱移栽。全乡把培育高杆无毒壮苗,提早节令集中时间抗旱移栽作为重点落实的技术措施之一。二是合理施肥。根据地块土壤肥力测定结果和烟农施肥经验,严格把握“控量少施”的原则,做到施肥上“三多三少”,即地头多、地脚少,瘦地多、肥地少,追肥多、基肥少。三是以预防为主,切实做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四是严把烟叶成熟采收关,指导和督促烟农按相配套的烘烤方法烤好烟,降低烟农烘烤损失。
(四)人尽其责,强化生产管理。一是以人为本,早宣传、早动员、多沟通、少命令,积极争取烟农对技术措施落实上的支持,把烟农对种红大的畏难情绪引导到技术措施落实上。二是管好辅导员、用好辅导员,千方百计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技能、实作水平和会作烟农思想工作的能力。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集中培训和分户指导相结合,加强对烟农队伍的技术培训和服务。结合烟农素质有高低差异的特点,以集中培训为主,加大分类指导的力度,确保烟农种烟技能的提升不漏户。四是建立健全烟农科技明白人制度,通过烟农科技明白人种烟技能的提升来实现整个烟农队伍种烟技能的提升。在建立健全烟农科技明白人制度的基础上,辅导员通过培训、指导、督促好科技明白人,实现烤烟技术“教会一人、贯彻全家”的目的,从而减少了辅导员工作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五是做好“一专四统”,组织好对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三、主要经验
三年来通过烟草部门和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生产效益每年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在目前的植烟区域,海拔高度对种好红大烟叶影响不大。该乡红大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1120—2050米的范围内,科技人员从同一支山居住的烟农中选择了6户往年能较好落实技术措施的烟农,做了不同海拔段烤烟生长信息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田生育期逐渐延长,海拔1900米处比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块要长20天左右。在能够落实好早栽和其它各项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海拔高度对生产效益并没有形成大的影响,相反低海拔区域由于受低热河谷气候的影响烟叶开片不足,生产效益稍低于高海拔区域。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全乡三年大面积情况的观察总结,海拔1800米以上的区域同样能够种好红大烟,但关键是要把握好“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小气候类型,以落实好红大生产技术措施为基础,提早并在最佳节令进行集中移栽。
(二)切实落实好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是确保烟农生产效益稳步提升的基础。红大与其它品种相比对技术要求较高,相应的种植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在栽培上必须严格围绕品种特性,切实加强对整个工作的组织管理,把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总结完善红大烟叶生产配套技术,满足红大品种对技术的要求。一是施肥总量要把握“控量少施”的原则。亩施纯氮量总的控制在2.5—4.0k/亩之间,结合土壤肥力测定结果,占植烟面积较高比例的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氮量控制在3.0—3.5k。二是土壤质地为粘土或砂土的地块,当季施用厩肥600—800k/亩,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疏松,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便于实现烟株生长养分协调、成熟落黄顺利。三是提早并集中在最佳节令移栽,有利于避开后期气温下降对烟叶形成的影响,解决烘烤后期气温下降易出挂灰烟的问题;有利于避开赤星病的高发期,降低病害的影响,烟叶成熟度留养充足;有利于充分利用5—6月的光热条件,使烟株伸好根、长好叶,健壮生长。四是对病害以统防统治为主,做好“一专四统”,积极做好清除田间杂草、“四边光亮”等保持田间卫生工作。五是红大封顶的最佳时间是花开5—10朵时进行,杜绝封顶过矮,单株留叶18片以上。视封顶后烟株可能的营养状况和后期顶叶开片状况,考虑是否有必要合理留一个杈来调节烟株营养状况。六是烘烤上用相配套的烘烤技术进行烘烤。要把握好三个关系,即变黄和失水的关系;排湿和保湿的关系;增湿与排湿的关系。
(三)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科技含量、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红大烟叶生产效益和质量水平的源泉。一是创造条件加大机耕力度,实行漂浮育苗高杆深栽。实行机耕的地块由于耕作层加深、烟农解放了部分劳力,理墒质量和速度明显得到提高,为漂浮育苗高杆深栽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开展新型烤房示范,提高烘烤科技含量。新型烤房的使用效果得到了广大烟农的一致好评,群众满意度较高,对提高红大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烟农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配套完善水利设施建设,为烤烟生产提供水资源保证。种好红大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提早节令早栽,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水源作保证的话,早栽将是空谈阔论。四是烘烤上因地制宜使用蜂窝煤烤烟。蜂窝煤在烘烤上具有升温和控温稳当的特点,比较适宜红大烟叶对升稳温的要求。
(四)烟草部门和地方政府围绕如何种好红大共谋发展是红大成功种植的重要组织保证。该乡党委、政府通过把“三支队伍”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工作上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把红大种植目标任务细分到每个人头上,形成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围绕标准严格进行组织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解除了烟农对红大种植的畏难情绪;通过早作计划安排,整个项目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通过组织层层培训,各项技术措施得到了有效贯彻;通过严格考核制度,调动起了乡村干部和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烟农不但种烟技能得到提高,而且逐步培养起种好烟的兴趣,部分烟农把技术措施的落实变成了自觉行为。由于逐步取得了烟农对技术措施落实上的支持,加上辅导员指导和督促力度的加强,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每年都有较大提高。
延伸阅读:
企业文化对烟草行业的促进企业文化对烟草行业的促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富有新意的内容。先进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
谈围绕四坚持四必须加快烟草企业发展思考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总经理姜成康同志在全国烟草行会议上深刻分析了中国烟草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要切实做到“四要”作风建设要求,即“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
着力基础提升烟草商企业软实力思考中国烟草商业企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发展面临瓶颈,偏重硬件、忽视软件,注重经营、轻视文化的传统思维惯性和做法,是制约中国烟草商业企业进步的重要原因。面...
烟草专卖信息化系统使用心得体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实现执法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专卖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
浅析控烟体制下烟草生存发展之道09年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中国全面履行的第一年,随着《公约》的全面履行,控烟组织、个人要求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控烟力度,进一步改变卷烟包装,增强警示效力...
2009上半年烟草重点骨干品牌发展分析探讨今年上半年,全行业紧紧围绕国家局提出“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保牌、稳价、规范、增效”的调控举措,克服了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卷烟消...
烟草扶持三农工作分析思考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紧紧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只有...
烟草稽查员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心得体会加强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需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干部职工思想作风纪律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的环境,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的速度,左右着企业的发展的质量。全体干部...
烟草自动化立体库优越性及建设中注意问题思考近年来,降低商业企业烟草物流配送成本,已经成为全国各烟草公司共同研究讨论的课题,用各种途径降低配送成本的方法也层出不穷。**烟草公司新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已进入尾声,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