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港航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纪之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六...+阅读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农村新型社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为建设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区服务是多样性的,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是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服务群众健康,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创建健康社区,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笔者结合实际,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健康社区的意义谈
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创建健康社区中巩固小康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六个方面内容,都是以惠及全体人民,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实惠为基础的,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与和谐的含义。创建健康社区,让人民群众感受健康与幸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什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建设健康社区,理由有几点:一是巩固小康社会成果的必然要求。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和谐的因素很多,但贫穷是带来社会不和谐的最大根源。目前,我们苏南地区在工业化的历程中,gdp增长速度都普遍较高,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小康社会水平。但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民普遍小康的环境中,依然有许多家庭处在贫穷状态。据笔者了解,引起家庭的贫穷因素有很多,但疾病带来的贫穷却是主要因素,改革以来,不少村合作医疗制度名存实亡,使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缓慢甚至下降。同时,由于原生态人居环境的破坏,群众发病率大为提高。靠传统的一根银针、一幅草药,一只药箱,已经无助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小病顶,大病拖”成了少部分农民的理性选择,“不怕穷,就怕病”成了部分农民的典型写照,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因家庭成员患病,从富返贫,住着楼房,过着艰难的生活。“贫”与“病”的相随,不仅使部分农民失去了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的基础,而且也正在抵消着政府扶贫减贫的努力。gdp的增长与部份家庭因病返贫的“逆反”现象,成了建设新农村建设不和谐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医疗机构改革与医药费调价等宏观调控措施,各地也采取了合作医疗改革等举措,但这些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通过新型社区建设,让群众“无病得到保健,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离镇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二是居民健康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更希望提高健康质量,提升幸福指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众,从事农业为主的体力劳动日益减少,强度日前减轻,而生活水平提高后,营养摄入过度,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也随之而生,特别是老年群体,失去土地上的劳动后,渴望有一个有益身体身心健康的环境。近年来,大量新市民融入地方,纳入社区管理。我们塘桥镇新市民已超过本地居民,达到10多万人,也给健康环境和原有的医疗资源带来了压力。所有这些,要求建设有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健康功能型社区。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响,健康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市各地在建设和谐社区中,以创建健康社区为抓手,城乡统筹,医疗服务全面纳入社区化理念,有效地巩固了小康水平。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贴近群众、方便群众,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新型卫生服务,符合我国农村实情,适应农民群众需要,是建设基本健康保障制度的基础。实现健康的目标,离不开扩大城镇医疗服务,但同样需要最基层的社区服务。在建设和谐社区中,让人民群众得在共享社区资源中,得到健康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健康的服务,健康的设施,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健康举措。
二、建立完善保障体系,在打造平台中提升服务水平创建健康社区,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市场经济中,产生诸多不和谐稳定的因素,其深层次原因实际上都是利益失衡造成的,这种利益失衡,从健康保障方面看,突出表现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同城市健康保障方面巨大差别的不公平现象。为此,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完善市镇医疗机构设施、推行农村、城镇合作医疗保险基础上,把健康保障体系向农村社区延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设了比较完善社区服务互动体系。一是全力创建健康人居环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开展卫生创建工作,是营造健康环境的有效途径。早在2004年,我镇已实现了村村创建省级卫生村的目标,有7个村创建城为省级生态村,全镇全面实现了农村改水、改厕目标,韩山、巨桥、牛桥、蒋家、南胡同等12全文查看小区,还实现了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同时,我镇还通过创建健康社区、绿色生态社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及实施大气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行动,全面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环境。环境洁美了,从源头上有效地减少疾病发生的机源。二是营造城市化的健康设施。在城乡二元分割的时期,乡镇卫生设施普遍较差,群众有了大病,往往要进城
市医院。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下决心缩小这种差距,于2004年建成投投资1亿元,高15层的现代化医院,并列为市第三人民医院。同时,为指导社区健康服务,我镇投资45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疾病预防控制、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卫生监督执法等部门进行科学整合,资源共享,为创建健康社区建立了高效的指导、服务与协调平台。三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部电影叫《春苗》,描写了农村"赤脚医生"肩背药箱,走乡入户服务患病群众的真情故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各类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在竞争中的脱颖而出,传统的乡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挑战与冲击,看病难成了群众议论的热点。以社区建设为基础,重构农村合作医疗型的健康服务机构,成了我镇和各地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我镇通过镇村二级投资,对全镇22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到市a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原来设施较差的牛桥社区,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具有江南园林式建筑风格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全市村级堪称一流。为展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新风采,我镇在全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硬件全面升级的基础上,全力提升内涵服务质量,确保2008年市级示范服务站、先进服务站超过55%和90%。按照市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要求,我镇全面配置服务站服务设施和器械及健身、康复设施。四是推行医社联动的举措。伴随着农村社区化进程,社区卫生事业有了新的进步,医社联动成为提升社区服务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建设新农村中,我镇以建设城市型的市第三人民医院为龙头,把医院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建立镇医院、镇卫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相互捆绑、联动式工作机制。市第三人民医院全力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每星期派出一名骨干型医生,分批定点深入各社区,对社区医生科学诊断、处方书写、合理用药、预防保健等方面巡回指导,以整体提高社区卫生业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分期分批派出社区医生,深入镇医院进修培训,以期把医院服务管理经验带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社区还组织市、镇医院医务人员,经常深入社区,为群众义务把脉问诊,开展把摊服务。互动式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五是建立多元化的救助保障体系。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风险报销制度,是政府救助与社会自救相融合的保障机制,成为农民群众解决看病贵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镇在为患病群众结报医药费每年都达到上千万元,并建立起了参加合作医疗人员"ic卡"结报手续,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医疗报销,构成了农民与城镇相近的医疗报销制度。除了传统的合作医疗外,政府、社区与群众共同参与,建立互助性的服务救助体系,同样是化解看病贵的有效举措。要发动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特别是建立企业职业病社区防治机制,要通过政策引导,激励社会力量从事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保障事业,采取党员、干部与大病户“一帮
一、多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建立民间性的帮困体系。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爱心行动的深入,这样的体系正在建立起来。
三、培育健康理念,在普及教育中提升健康水平。人民的健康,家庭的健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让人民群众都形成到想健康、讲健康的理念,开展科学健康普及教育,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增长群众预防疾病、抗衡疾病的基本能力,这些是实现人人健康的有效良举。这样的举措,成本低,效果好。为此,近年来,我镇依托托社区卫生服务阵地,以“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推动力,着力培育社区居民的健康理念,把创建健康社区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品牌。一是宣传引导健康。发动居民参与健康行动,在参与中感受创建健康社区的内涵,着力培育健康理念,这是创建健康社区的关键。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服务的长效机制,围绕创建“健康进社区”、“创建健康型小区”,“健康型家庭”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社区宣传,韩山等社区都把设置了健康科普宣传橱窗,发放了健康创建倡议书、健康知识读本,真正做到健康创建宣传深入人心,让居民知晓健康知识,并采取定期组织健康大课堂讲座及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等形式,注重培育居民的精神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行为健康,创造“人人要健康,处处为健康”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工作理念,使健康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基本运行准则,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我镇在开展“健康读本进社区活动”中,以花园村为典型,推动面上宣传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花园村十分注重卫生与健康,早在七十年代,花园村就成为全县卫生典范。近年来,花园村发扬历史光荣传统,着力打造“生态型”、“健康型”社区,把整治卫生在环境与健康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村里利用画廊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上门说教和社区文化等形式,推动“健康进社区”工作开展。在花园村的影响、示范下,我镇健康社区宣传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健康进社区、健康进家庭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道风景。二是档案引导健康。2005年5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来到我镇韩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这里环境洁净,服务周到,建立起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高兴地说:"这种医疗关怀的做法好,让百姓享受到了城乡一体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当时,韩山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是全镇的样板,如今,这样的家庭健康档案典型已遍及塘桥乡村。我镇还把本镇企业退休人员1400人健康档案纳入社区化管理,对70周岁以上、地方户籍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全镇共8500人左右,这些健康档案全部进入社区管理,通过档案,为每个老人制订社区化的治病方案,达到减轻医疗成本的目的。三是文化引导健康。生命在于运动,强身健体是预防疾病,减少疾病,抵御疾病的需要,为此,在创建健康社区中,营造良好的强身健体环境十分必要,文化与体育健康同进社区,是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心理健康、健康身体、文化健康的需。近年来,我镇本着共建联办、资源共享的方针,在创建健康社区中,兴建了一批文化体育活动基本设施,全面完成文化设施“八个一”工程建设,即:一个健康教育培训室、一个图书阅健康教育图书室、一个40平方米以上的老年棋牌室、一个文艺活动(书画)室、一个健身活动(乒乓)室、2张以上乒乓桌、一个健康教育宣传画廊、一个小型健身广场。各村、社区居委按照完成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即市体育健身“四个一”工程建设
(一片混凝土地面篮球场、一套健身路径、一个40平方米以上棋牌室、一个8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健身房、2张以上乒乓球台)。同时,我镇建立了一批社区强身健体场所。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成为社区老年人晨练、夜舞的理想场所。文化陶冶情操,文化健康身性。我镇各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建设“老年健康乐园”,周巷村投资180万元,开辟了被说书先生誉为“踏遍江浙沪,农村书场堪称佼佼者”的社区书场,吸引了七八里以外的老人前往听书。巨桥村投资800多万元,建起了多功能的“润泰老年活动中心”,韩山、青龙等村都建设有融文化、健身于一体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据了解,我镇全镇镇村二级老年活动中心达18家,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在良好的老年文化环境影响下,腰鼓队、秧歌队、体操队、太极队、舞蹈队、合唱队一支支业余文艺团队脱颖而出,我镇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成立老年健身文艺团队的目标,周巷、韩山、青龙等村还添置乐器,自建老年民乐队,全镇性中老年戏曲演唱会、老年健身表演、全民健身老年体育比赛、农民运动会老年表演以及自娱自乐的地方戏曲表演等活动丰富多彩。许多老人每天坚持练、夜舞、开展健身操等项目的活动,原先的一些慢性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痛风等等,都有所好转或者得到了控制,医药费开支逐年减少。健康是发展生产的第一要素。在建设新农村中,建设和谐社区,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创建健康社区的行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农村”,正在从梦想被成现实,但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在社区这块新生的希望之地,要想真正解决农民群众健康问题,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特别是社区医疗设施,毕竟无法同正规医院相比;有的社区条件很简陋,设施还较差。同时,一部分人先锻炼起来,并不意味着全体人民都锻炼起来,我市离“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制度还有一定的距离。健康保障正在离人们的梦想越来越近,但还需要不断加强领导,加强健康投入,实现健康资源的均衡配置,探索政府健康资金的投入新路子,确保社区卫生投入效率高,效果好;要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引进大中专毕业的人才进驻社区,要建立社区与大医院互动的信息系统,进升社区卫生保健医疗水平,以此,进一步化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要加强宣传引导,让社区更多的居民运动起来。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沿,社区健康有了保障,才能真正维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创建健康社区,是建设新农村的重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迫切要求。健康总是与和谐相伴,创建健康社区,功在当代,利在明天。12全文查看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农村新型社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为建设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区服务是多样性的,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是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服务群众健康,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创建健康社区,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笔者结合实际,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健康社区的意义谈
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创建健康社区中巩固小康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六个方面内容,都是以惠及全体人民,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实惠为基础的,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与和谐的含义。创建健康社区,让人民群众感受健康与幸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什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建设健康社区,理由有几点:一是巩固小康社会成果的必然要求。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和谐的因素很多,但贫穷是带来社会不和谐的最大根源。目前,我们苏南地区在工业化的历程中,dp增长速度都普遍较高,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小康社会水平。但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民普遍小康的环境中,依然有许多家庭处在贫穷状态。据笔者了解,引起家庭的贫穷因素有很多,但疾病带来的贫穷却是主要因素,改革以来,不少村合作医疗制度名存实亡,使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缓慢甚至下降。同时,由于原生态人居环境的破坏,群众发病率大为提高。靠传统的一根银针、一幅草药,一只药箱,已经无助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小病顶,大病拖”成了少部分农民的理性选择,“不怕穷,就怕病”成了部分农民的典型写照,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因家庭成员患病,从富返贫,住着楼房,过着艰难的生活。“贫”与“病”的相随,不仅使部分农民失去了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的基础,而且也正在抵消着政府扶贫减贫的努力。dp的增长与部份家庭因病返贫的“逆反”现象,成了建设新农村建设不和谐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医疗机构改革与医药费调价等宏观调控措施,各地也采取了合作医疗改革等举措,但这些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通过新型社区建设,让群众“无病得到保健,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离镇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二是居民健康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更希望提高健康质量,提升幸福指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众,从事农业为主的体力劳动日益减少,强度日前减轻,而生活水平提高后,营养摄入过度,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也随之而生,特别是老年群体,失去土地上的劳动后,渴望有一个有益身体身心健康的环境。近年来,大量新市民融入地方,纳入社区管理。我们塘桥镇新市民已超过本地居民,达到10多万人,也给健康环境和原有的医疗资源带来了压力。所有这些,要求建设有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健康功能型社区。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响,健康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市各地在建设和谐社区中,以创建健康社区为抓手,城乡统筹,医疗服务全面纳入社区化理念,有效地巩固了小康水平。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贴近群众、方便群众,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新型卫生服务,符合我国农村实情,适应农民群众需要,是建设基本健康保障制度的基础。实现健康的目标,离不开扩大城镇医疗服务,但同样需要最基层的社区服务。在建设和谐社区中,让人民群众得在共享社区资源中,得到健康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健康的服务,健康的设施,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健康举措。
二、建立完善保障体系,在打造平台中提升服务水平创建健康社区,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市场经济中,产生诸多不和谐稳定的因素,其深层次原因实际上都是利益失衡造成的,这种利益失衡,从健康保障方面看,突出表现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同城市健康保障方面巨大差别的不公平现象。为此,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完善市镇医疗机构设施、推行农村、城镇合作医疗保险基础上,把健康保障体系向农村社区延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设了比较完善社区服务互动体系。一是全力创建健康人居环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开展卫生创建工作,是营造健康环境的有效途径。早在2004年,我镇已实现了村村创建省级卫生村的目标,有7个村创建城为省级生态村,全镇全面实现了农村改水、改厕目标,韩山、巨桥、牛桥、蒋家、南胡同等[]小区,还实现了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同时,我镇还通过创建健康社区、绿色生态社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及实施大气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行动,全面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环境。环境洁美了,从源头上有效地减少疾病发生的机源。二是营造城市化的健康设施。在城乡二元分割的时期,乡镇卫生设施普遍较差,群众有了大病,往往要进城
市医院。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下决心缩小这种差距,于2004年建成投投资1亿元,高15层的现代化医院,并列为市第三人民医院。同时,为指导社区健康服务,我镇投资45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疾病预防控制、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卫生监督执法等部门进行科学整合,资源共享,为创建健康社区建立了高效的指导、服务与协调平台。三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部电影叫《春苗》,描写了农村"赤脚医生"肩背药箱,走乡入户服务患病群众的真情故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各类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在竞争中的脱颖而出,传统的乡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挑战与冲击,看病难成了群众议论的热点。以社区建设为基础,重构农村合作医疗型的健康服务机构,成了我镇和各地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我镇通过镇村二级投资,对全镇22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到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原来设施较差的牛桥社区,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具有江南园林式建筑风格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全市村级堪称一流。为展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新风采,我镇在全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硬件全面升级的基础上,全力提升内涵服务质量,确保2008年市级示范服务站、先进服务站超过55%和90%。按照市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要求,我镇全面配置服务站服务设施和器械及健身、康复设施。四是推行医社联动的举措。伴随着农村社区化进程,社区卫生事业有了新的进步,医社联动成为提升社区服务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建设新农村中,我镇以建设城市型的市第三人民医院为龙头,把医院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建立镇医院、镇卫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相互捆绑、联动式工作机制。市第三人民医院全力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每星期派出一名骨干型医生,分批定点深入各社区,对社区医生科学诊断、处方书写、合理用药、预防保健等方面巡回指导,以整体提高社区卫生业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分期分批派出社区医生,深入镇医院进修培训,以期把医院服务管理经验带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社区还组织市、镇医院医务人员,经常深入社区,为群众义务把脉问诊,开展把摊服务。互动式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五是建立多元化的救助保障体系。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风险报销制度,是政府救助与社会自救相融合的保障机制,成为农民群众解决看病贵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镇在为患病群众结报医药费每年都达到上千万元,并建立起了参加合作医疗人员"ic卡"结报手续,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医疗报销,构成了农民与城镇相近的医疗报销制度。除了传统的合作医疗外,政府、社区与群众共同参与,建立互助性的服务救助体系,同样是化解看病贵的有效举措。要发动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特别是建立企业职业病社区防治机制,要通过政策引导,激励社会力量从事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保障事业,采取党员、干部与大病户“一帮
一、多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建立民间性的帮困体系。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爱心行动的深入,这样的体系正在建立起来。
三、培育健康理念,在普及教育中提升健康水平。人民的健康,家庭的健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让人民群众都形成到想健康、讲健康的理念,开展科学健康普及教育,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增长群众预防疾病、抗衡疾病的基本能力,这些是实现人人健康的有效良举。这样的举措,成本低,效果好。为此,近年来,我镇依托托社区卫生服务阵地,以“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推动力,着力培育社区居民的健康理念,把创建健康社区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品牌。一是宣传引导健康。发动居民参与健康行动,在参与中感受创建健康社区的内涵,着力培育健康理念,这是创建健康社区的关键。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服务的长效机制,围绕创建“健康进社区”、“创建健康型小区”,“健康型家庭”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社区宣传,韩山等社区都把设置了健康科普宣传橱窗,发放了健康创建倡议书、健康知识读本,真正做到健康创建宣传深入人心,让居民知晓健康知识,并采取定期组织健康大课堂讲座及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等形式,注重培育居民的精神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行为健康,创造“人人要健康,处处为健康”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工作理念,使健康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基本运行准则,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我镇在开展“健康读本进社区活动”中,以花园村为典型,推动面上宣传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花园村十分注重卫生与健康,早在七十年代,花园村就成为全县卫生典范。近年来,花园村发扬历史光荣传统,着力打造“生态型”、“健康型”社区,把整治卫生在环境与健康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村里利用画廊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上门说教和社区文化等形式,推动“健康进社区”工作开展。在花园村的影响、示范下,我镇健康社区宣传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健康进社区、健康进家庭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道风景。二是档案引导健康。2005年5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来到我镇韩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这里环境洁净,服务周到,建立起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延伸阅读:
密切内部关系构建和谐警营辅导报告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警营,要从密切内部关系入手,实现部队内部的和谐。良好的内部关系,使部队稳定有序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警营的基础。我军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对我区当前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思考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 一一对区当前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思考 ● 郑楚鹏 内容提要:党建带工建对于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在对区当...
强化创新网络文明建设体系构建和谐氛围互联网在我国持续快速发展,其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文化氛围的需要。当前,互联网的规范与健康发展受到了国人的重视,如何管好网络,发展出具...
“三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处红色老区的四川达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内容的“三村建设”党建...
贯彻《信访条例》构建和谐社会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传统的信访制度面临尴尬境地、社会舆论尤其是有专家对信访制度的存废提出异议的背景下,国务院及时颁...
强化绩效管理构建统计工作新机制思考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省、市统计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灌南县统计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统计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暨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以加...
构建“治未病”IGT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论文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构建“治未病”IGT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以中医“治未病”的理...
浅谈构建诚信纳税体系的重要性目前,全国第18个税收宣传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通过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税收,对于增强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营造良好税收环境非常必要。但经过这么多年集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