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公文写作

行政管理道德建设对策

03月25日 编辑 fanwen51.com

[行政管理人员季度绩效工作自我总结]行政季度绩效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整理的行政管理人员季度绩效工作自我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行政管理人员季度绩效工作自我总结范文1: 行政部在本季度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阅读

行政管理道德建设对策,下面带来的行政管理道德建设对策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行政管理道德建设对策【1】

摘 要:政府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建设不但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行政效率,也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水平。本文就行政管理道德建设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行政管理道德的内涵及行政管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行政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 道德 问题 对策

行政管理道德建设的目的是约束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的行为,使公务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行政管理道德建设有利于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但目前由于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我国行政管理道德建设工作还有所欠缺,因而认识行政管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采取科学的行政管理道德建设对策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1.行政管理道德的内涵

行政道德,是指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其中,行政道德调整的对象是国家公务员的职业活动关系。行政道德调整的范围包括政府机关中各级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行政管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2.1强化行政管理道德建设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有很多,其中包括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为市场竞争提供公平的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服务和保障。尤其是在我国,行政管理的制度化的手段和程序化的操作并不健全且处于转型时期,提高公务员行政道德,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2.2强化行政管理道德建设是反腐倡廉、防治公务员道德失范的需要

目前,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是政府主导型的。在这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和公务员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调节和分配。我国的行政权力所有者与行使者的分离,导致行政主体在社会分工中为自己的人谋取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一旦出现公共利益和特殊利益之间的角色冲突,行政主体就势必要在两种利益之间进行道德抉择。

2.3强化行政管理道德建设是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的需要

作为一个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组织,政府的能力是以最小的社会代价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例如制约贪腐的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轨阶段,新旧体制同时运行,客观上出现了公务员的道德弱化现象。由于行政体制的不健全,管理上存在漏洞,给贪腐提供一个契机。一部分公务员就会抓住这个漏洞,利用手中的权力,徇x舞弊,因而有必要加强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

3.行政管理道德建设途径与对策

3.1健全行政管理道德约束机制

一是制定和颁布《国家公务员法》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基础上,使行为规范具体化,例如增加公务员财产登记、礼品申报、工作岗位要求、工作方式、服务态度、责任义务等详细内容;二是完善行政组织规范和行为守则。健全《公务员法》,制定符合各行政系统或单位的特定需求的科学合理的行为守则,细化组织规章制度,强制性地加强行政道德规范的实施。

3.1建立健全行政管理道德建设考核机制

建立行政道德目标的考核制度,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制定的好坏一方面会影响考核工作中具体的操作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真正反映一个组织行政道德建设的实际成果。考核指标的制定要依据行政道德的目标特点,尽可能的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将软任务转变为硬任务,把软指标转成硬指标,从而真正实现考核的要求。

3.2强化对公务员的道德素质培养

我国公务员的行政道德的加强要从加强学习开始,一方面加强行政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强化道德典范学习,例如宣传周恩来总理高风亮节、勤政朴实,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应该成为我国所有公务员学习的榜样。通过树立榜样,提高公务员自己的德性修养,加强行政道德的敏锐性和判断性,进而提高其行政能力。

这种将公共行政道德的精神真正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能够帮助行政人员克制和约束某些不恰当的情感欲望和利益追求。公务员需要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对待群众评价,从而形成道德自律和他律,将道德义务和道德良心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公务员行政道德水平。

3.3强化行政管理道德监督

加强行政监督,确保及时的发现公务员行政错误,并制止行政违法违规行为,不断修订、调整和完善道德规范,确保其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推进我国的行政道德设。

4.总结

总而言之,行政管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应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行政管理道德的建设需要从强化约束、有效激励、培养人员素质和强化监督等方面入手,对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行为进行全面的引导、规范、监督和管理,从而有效避免贪腐和行政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必荣.加强我国行政道德制度建设的再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24):209

[2]张莉萍.试论中国行政道德建设.[J].科技纵横.2008,23(9):125-128

[3]贾国盼、张凡.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5):81-82

[4]方军、汪雷.当前中国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路径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31(5):166-170

先秦法家行政管理思想【2】

【摘 要】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其中法家所设计和缔造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从秦一直沿用到清代。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思想,实质上就是法家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先秦法家当中包含的行政管理等治国思想对当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先秦;法家;行政管理;《管子》;韩非

法家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管仲、李悝,发展于战国的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由韩非集其大成。它是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的集权统治。法家当中所包含的行政管理等治国思想对当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前期法家各有侧重的管理思想

(一)李悝

1.法治管理思想。李悝在法制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编撰制定了我国的第一部封建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法典――《法经》。李悝通过立法,进一步否定了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将法从作为礼的补充提升到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核心。

2.“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的人事管理原则。“使有能”是李悝所言的“因能而授官”。李悝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人事管理原则。“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使人才得到了重用,促进了魏国的富强。

(二)慎到

1.“贵势”的行政管理原则。慎到十分强调势,认为“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i。一个平凡的君主可以“抱法处势”,“无为而治天下”。

2.“尚法贵公”的行政管理办法。慎到将“遵道、因人情”作为立法原则,在君主臣下权力的较量中主张 “尚法而不尚贤”,通过“以法制臣”,进而达到“君无事,臣有事”的管理目的,实现统治。

(三)申不害

申不害认为,法术势三者中,权术对于君主专制的统治最为重要。专制君主之所以需要用术来驾驭臣下,主要原因在于,对君主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人民、敌国,而是来自于群臣。君主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必须运用权术来使臣下畏服。

二、《商君书》行政管理思想

1.依法治国的行政管理原则。以法治国是商鞅学派乃至先秦法家理论的核心。《商君书》中将“明分”作为法的本质,主张通过法来稳定统治秩序。在商鞍学派的法治理论中,已重视到“术”和“势”的作用,指出只有法还不足以治国。主张将法与权术、权势相结合,进而实现有效的统治。

2.重视“农战”、富国强兵的经济管理主张。《商君书》中提出在“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的竞争时期,只有“强国”才能生存;而要“强国”,所需的不仅仅是兵力,还包括财力、物力;处在农耕时期,财力物力则主要源自于农业。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富国强兵,就必须重视“农战”。

3.刑赏的管理办法。《商君书》中将刑赏作为实行法治的要领,实行刑赏,最终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实施统治。《商君书》指出“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认为新道德风尚的形成是实行刑罚和法治的结果。

三、《管子》法家行政管理思想

1.以法治国的行政原则。《管子》全书以齐法家政治思想为主导。齐法家认为人的性情普遍是“好利恶害”,因此立法布令要以人民物质利益为基础。同时法令的政策实施要伴随重赏、严罚的手段。通过法来明确、维护等级秩序,从而维护统治。

2.“尊贤授德,察能授官”的人事管理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管子》当中提出了新的人才选拔原则――选贤任能。与旧贵族领主的世卿世禄制不同,主张新的官员要由君主依其才能来选拔、任免。通过“贵其爵服,重其禄赏”,来建立官员等级制度。

3.重农辟地,富国富民的民本思想。在经济上,《管子》中主张以农业为根本,重农辟地,富国富民,积极发展生产力。在政治上,主张治国要以民为本,政顺民心,尽其民力,依靠人民的支持,从而富国强兵。

四、韩非行政管理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

1.尊君的行政管理原则。韩非认为政治的唯一目的是尊君。他将法的主要内容“赏罚”称之为“二柄”。君主操纵“二柄”驾驭臣下和统治人民。同时主张立法是自上而下的活动,最高和最初的立法者应为君主。法令作为统治的标准,为了保证其权威性,应当由君主来确定。

2.“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统一”的行政管理办法。韩非的行政管理思想以“法治”为核心,目的在于建立中央集权政权,实行君主专制独裁。提出了“以法为本”,法、势、术相统一的“法治”思想体系,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3.“重参验”的人事管理思想。韩非主张轻先王,行参验之术,“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他要求在“参验”的过程中采取客观态度,进行全面的比较、考核,而不可偏听偏信。将参验作为官吏考察和奖赏的根据,真正做到有功必赏, 有过必罚,功过有等, 赏罚有度。

4.“重农抑商”的经济管理思想。韩非认为应该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徭役少则民安”(《韩非子备内》),“民有余食,使以栗出,爵必以其力,则震不怠”(《韩非子饬令》)。抑制工商的发展:“夫明君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韩非子五蠹》)。

5.文化领域推行专制。韩非主张推行君主专制,而君主专制走向极端必然是彻底的文化、思想专制。韩非的文化专制主张后由李斯重新提出,由秦始皇推行,于是历史上有了“焚书坑儒”的惨剧。

法家学说以其尊君、集权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几千年帝制的统治学说,至今仍影响着中国政治、行政管理的走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通过对先秦法家行政管理思想的了解、学习,对当前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i 转引自王叔岷.先秦道法家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7月,第190页。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

[2]胡家聪.管子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林永光.韩非行政管理思想雏议[J].中国行政管理,1998(4).

[4]王岚飞.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法制思想的发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5]王叔岷.先秦道法家思想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行政管理道德建设对策

延伸阅读:

浅论乡镇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对策/-找文章到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要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做到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方面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就目前我国的法治现 状而言,已经基本具备了有法可依,但...

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调研对策2004 年3 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

关于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关于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篇【一】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

论烟草专卖零售行政许可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国务院根据《烟草专卖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烟草专卖是指国家对烟草专卖品...

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调研对策行政诉讼法作为行政相对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其实施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既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职权,也是我...

对当下行政监察工作的调研对策行政监察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纪检监机关实现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和工作方式,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行政监察工作的领...

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激发基层活力,用好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对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

乡镇推进依法行政的困境及对策初探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中最基层、最微观的行政机关,直接面对基层、面对广大农民群众,是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

海事行政许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国家行政许可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海事管理机构如何运用“行政许可”手段,充分履行海事行政监管职能,有效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务实、高效、廉...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