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畴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城镇化是处于初期阶段的城市化模式,基本上是属于县域经济的一个概念。在...+阅读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ر57%,但总体看城镇化仍然滞后。很多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很多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但却还不能在城镇稳定居住生活,如果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还在35%以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农户的经营规模小,不足以获得足够的经营收入,有限的土地面积不足以容纳农村众多的劳动力。尽管目前已有2ر6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但农村劳动力仍然偏多。光靠一亩三分地,实现全面小康几乎是不可能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必须继续转移劳动力,积极推进城镇化。
这是农村发展的根本所在。第二,城镇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是城乡发展不协调,集中表现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尽管我们实现了农民增收“九连快”,近三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之比仍超过3∶1,收入差距仍处于历史高位。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十八大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未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需实际增长7%左右。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3446元,比2007年增加1850元,增长了1ر16倍,年均增长16ر6%,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51ر4%,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体。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农民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人口将会享受到城镇的文明,同时留在农村的人口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城乡发展将更加协调,困扰我国发展的很多经济和社会矛盾将会缓解。
第三,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出口拉动。随着国际市场潜力的不断挖掘,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化,出口的高速增长受到越来越大的制约,促进经济增长更多的要依靠扩大内需。城镇化不仅会增加投资,而且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消费需求会大为增加,这将给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强大动力。
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3ر1倍左右。如果一个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至少是目前的3倍以上。因此,从需求角度讲,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为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是结构调整的内容、改善民生的途径,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之所在。
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深刻认识城镇化的重要意义,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稳妥推进。一是科学规划,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建立适合我国人口、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城镇体系。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积极发展小城镇,努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局面。
既要避免大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城市病”,又要避免城市化遍地开花造成资源浪费。要通过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体系,把一定区域城市和城镇整合起来,形成城市网络,提高城市、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效率。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与有关部门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二是以人为本,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只有实现了“人的城镇化”,才能真正放开“捆绑”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绳索,让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释放。我国城市化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定居,有人将这种城市化概括为“半城市化”或者“不完全城镇化”。大批在城市就业人口被排斥在城市社会福利制度之外,处在不稳定、无保障状态。
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问题。从经济角度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深化,城市发展对劳动力技能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有稳定的劳动力队伍。稳定的就业是劳动力技能与素质提高的基础,而就业的稳定需要居住的稳定。从社会角度看,农民进城已经不是为了在城市赚钱,然后回农村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到城市,就是为了追求城市生活方式。
因此,解决“半城市化”问题,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必须彻底转变城镇化理念,从以城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要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新市民、老市民在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平等待遇。三是产业支撑,夯实各类城市产业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
延伸阅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措施有哪些看人民日报这篇文章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如何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建立“114”社区便民热线开始试运行,该系统以网络、电话的形式,整合社区网站、社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并形成了一个相互联动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
如何积极推进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其主要任务是调解间纠纷, 并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纪守法, 遵守社会公德。当前民间纠纷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原的人民调 解...
如何积极推进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团的建设 报告指出,面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适应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顺应广大青年期望,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责,共青团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把握现实突出问题,积极...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推动作用如何关于新型城镇化目前尚未有标准定义。一般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内涵:一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三是大、中...
怎样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今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明确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的目标任务,充分表明我国城镇化已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这一转型体现了“遵循发展规律,...
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城镇化率每年以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近年来每年有1000多万人进城,这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在这一过程中,我国...
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才能实现绿维创景认为,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总会饱和,且大量的流动人口给城市的环境、教育、医疗、福利等各方面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农村与城市相比,有...
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 推进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