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一、 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阅读
谈谈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理解
展开全部谁的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学史何为?在2005年之后,对于“文学史”的认识又重新关注起来,这既与本世纪再掀“重写文学史”热潮有关,亦是受到西方文艺学、传播学等外来学科理论的影响所致。在这样两重背景下,“文学”与“文学史”这两个概念又重新获得了被审视、认识的可能。如何认识这两个概念各自的内涵,或者说两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构成了当下中国文论界与文学史界一个较为重要的命题。“当代性”是笔者在本文中着重提到的一个概念,目的是辅助诠释当下语境下文学与文学史的价值观念、存在形式与现代性危机问题。当意图去厘清“文学”与“文学史”作为一种文学体制个体时,两者如何相互作用或者产生何样的作用便构成了一个具象的反思对象——此为“文学/文学史”这个重要命题的理论延伸。
由此可知,以“当代性”这个切入点,分别解读“文学”与“文学史”的问题,则有助于对上述问题,做一个根本性的梳理与解答。一.从“现代性”到“当代性”“现代性”是困扰文学史的一个问题,而“当代性”则是困扰文学的一个问题。在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研究过程中,“现代性”是一个发端较早的美学命题,也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现代”的意义并不是为了树立某一种批评样式、文体风格或思想体系,而是为了厘清“现代”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浪漫主义之间的差异。美学或哲学的“现代”,实际上是将美学或哲学的原理与范畴,从语言学、心理学与叙事学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被诠释的可能。而“当代性”则是一个共时性的概念。即本身是与历史脱节的。
与“现代性”相比,“当代性”更具备批判意识。“当代性”对于文学史的意义则在于:文学史的书写是后发的,即文学史的书写过程无法超越文学史书写者的自身局限性,而这层局限性又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研究者在做文学史的审理时,很容易以自己的眼光或判断力去审视之前的观点与个体组成,而这又是以“当代性”的视野为出发点的。但是当代性之于文学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文学的意义只存在于对于“当下”反思的文本当中。因为“文学”作为一个共时性名词时,意义只存在于此刻对于客观现实的解读与反映。文学史与文学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两者之间是客观历史与主观本体的关系,而是在于“文学史”所强调的是文学的时间性,而文学则强调的是文学的文本性。
无论是“现代性”还是“当代性”,都是时间概念,并不能决定文学的文本意义。从这一点看,“当代性”又似乎对于文学本身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双重吊诡构成了对于“当代性”的合法性解读——即当代文学究竟是属于文学史还是文学批评?按照瑞恰慈的观点来分析,文学史与文学批评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审理观念上主客观的差异。文学史的客观性体现在其体系上的延续性,以及作家作品的客观存在性——这是无法替代也无法去篡改的。1988年陈思和与王晓明所提出的“重写文学史”,也就是意图在“当代”的视野下去还原文学史的客观真实,而不是以“当代性”代替文学史所不可替代的历史性本质。若是再回到“现代性”的探,我们就很容易发现“现代性”实际上是与“当代性”存在着矛盾的一对关系。
因为“现代性”作为一个美学专用名词,最开始界定它的是德国美学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他在《美学标准及对古代与现代之争的历史反思》一书中明确定义,“现代性”的首次使用是公元十世纪末,所指是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而其后的卡林内斯库、汤因比等学者,都对“现代性”有着全面的定义,直至1980年,美国学者哈贝马斯在《论现代性》一文中为“现代性”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定义:所谓“现代性”,乃是“人的现代观”——它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由是观之,“现代性”的意义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名词。而“现代”与“当代”则构成了中国文学史学科建制的两个分野。
“现代”实指1917年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但是这个分期截止点则是1949年的第一届文代会召开,较之之前或之后的“文学史”而言,这是一段封闭的时间段——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源头尚不可考,而当代文学史又没有终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钱理群等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到1988年发轫的“重写文学史”思潮,直至本世纪初陈晓明、张颐武等人提出的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向。这些都展示出了当代文学的“无终点性”——并且还存在着多元的研究范式。但是就现代文学的研究而言,“现代性”几乎快变成了一个倍加关注且具备现实性意义的问题。“现代性”既意味着从传统的方法论意义中挣脱出来,走向现代意义的研究方式与学科建制,当然,这亦意味着“现代性”代表着具备时代意义的文学价值与启蒙精神。
诚然,之前“现代性”的意义虽是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在文学研究层面上却存在着新的研究空间。从“现代性”到“当代性”表面上是一字之差,但是在文学与文学史的研究体系中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径——不但方式不同,意义也不尽相...
北大现当代文学考研书目有哪位前辈知道
这是2009年的。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6) 人数:16 研究方向 01.现代文学02.当代文学03.民间文学04.新闻与媒体研究05.文学创作与研究考试科目 本专业考试科目③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中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新闻与媒体研究、文学创作与研究五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615中国现当代文学 4 844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 它没有指定教材和参考书目。一般:文学史教材为《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程思和,《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不过看它的考试内容这几本书是不够的。...
什么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我个人的理解:非汉民族在历史中因生存或情感、精神需要,而创作出的带有其少数民族色彩的,以歌颂自然、人情以及神灵为主的民族故事、诗歌等具有一般文学形式的作品。 “它们与本民族的历史、生活、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等有着紧密的联系。”(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P124) 但其在中国的历史中,一直长时间停留在地域的口口相传中,少数有自己健全的民族语言的,则将其记录为文本(比如”藏“的宗教传说等等)。 其文学形式主要的有: 史诗(中国至少有三十个民族有创世史诗),如纳西族的《创世纪》、彝族的《梅葛》等等。英雄史诗方面,如”藏“的《格萨尔传》等等。 叙事诗、抒情诗,如彝族的《阿诗玛》,蒙古族的《嘎达梅林》等等。 而其民间故事,更多的是口口相传。
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及一些人文意识强烈的艺术工作者开始收集整理这些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并对一些加以改编(以”主旋律“为主),或成书,或成戏。比较典型的是歌剧《白毛女》、《刘三姐》等等。在这些改变中,少数民族的真善美一般得到了保留,但作品中的黑暗部分一般都被加以了主旋律色彩,而少数民族人民的抗争也被加以了主旋律色彩。 (以上,主要参考了陈思和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七章《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
延伸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何影响?二者中何者成就较高(1)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这是大前提,放之四海而皆准。 (2)现代文学肯定了白话文的主导地位,从此我们都主要使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直到...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什么作品张天翼《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金鸭帝国》 严文井《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 陈伯吹《阿丽恩小姐》、《华家的儿子》、《一只...
谈谈你对写作教学的序列问题的理解写作教学序列的不同安排,体现了不同的写作教学思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从第一学段写话,到第二、第三学段习作,到第四学段写作的序列安排,不只是从作文到写话、...
谈谈对树立正确教师观的理解现代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以及特点要有深刻的理解。要认识到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
java:谈谈你对面向对象的理解我觉得不要讲得太理论而脱离了实际,当然三大特性之类的可以说,不过最好结合 Java 说,三大特性在 Java 中是如何体现的?例如封装在语言本身上的体现,在各大框架中的体现;继承、多态...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世界文学史没有什么正版之说,每个学校用的版本都不一样。 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在用的最广泛的是袁行霈先生的版本,一共四册。 中国现代文学史,用的最广泛的应该是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编写的...
谈谈对外国文学认识谈谈对外国文学认识,对外国文学概论有什么收获: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易卜生开创的现实主义戏剧新形式。它通过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并且加以...
中国当代文学中农民形象的发展变化中国当代文学中农民形象的发展变化,能否解释一下乡绅是个什么样的一个阶层:我们是一个农民的国度,我们国家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以农民生活为...
谈谈你对审美境界的理解小论文谈谈你对审美境界的理解小论文,室内设计的审美论文:一、 初级境界——知美 知美,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审美基本知识。 1.美学基本理论 美学基本理论是对人类审美现象的整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