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申论综合分析题如何作答呀太难了

08月26日 编辑 fanwen51.com

[如何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应用性智能思维能力,是全部领导能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判断领导者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例如一位领导刚到任,其下属往...+阅读

申论综合分析题如何作答呀太难了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申论作答要点均来自材料,要抄好材料,但是有些题目,即使把材料完整抄写也不一定能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想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说一下在申论综合分析题中,如何准确把握方向、提出观点,赢得阅卷人的心。

在提出观点之前,先给大家纠正一个关于“观点”的误区,有的考生会认为:所谓“观点”就是明确的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在这里给大家强调一下,我们的观点只要是材料想表达的意思即可,不一定是纯粹的单项选题。

在考试中能我们最常见的提出观点题目,实际上是针对划线句子谈理解的题目,不管是国考、省考都属于高频考点。那么对于句子谈理解这样的题目,什么叫做观点呢?实际上,就是“划线句子”本身所传达的信息。

我们来看一下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一、2017国考副省真题中有这样一句话谈理解,“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体味到‘儒’之‘柔’”。显然,在这句话中有的词语是普通人是无法一下子理解的,通俗来说就是不够白话、相对晦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解释其中的相对晦涩的词语,白话替换原词,组成完整的话即可,比如可以写成“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柔’这一最突出的特性才能感悟到中国文化性格。

二、2015年山东省考B类中有一个句子谈理解,“从贴牌生产到打造自主品牌中国企业势在必行”,这句话本身的词语上简单很多,有的同学却越简单越不会表达,在这里给大家强调,如果句子本身非常简单,那么我们可以进行同义替换,也就是把这句话最想说的核心意义表述出来就行,千万不要因为太简单,而忽略观点,比如可以直接写成“中国企业的发展必须打造自主品牌”,事实上关键词没有变,只是将核心观点强化。同样的,再比如“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可以转化成“缺少了制造业未来经济会陷入低迷”;“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可以转化成“企业要立足于市场必须坚守诚信”等。

我们再来看比较特殊的一种,就是考生普遍意义上理解的“观点”,也就是需要我们适当加入价值判断,比如正确、错误、偏激、片面等。一般针对题干中XX观点、XX现象、XX问题谈看法。在这里强调,如果是针对观点谈看法可以直接价值判断,为了保证观点完善,也可以再次点明完整观点;如果是针对某些现象、问题,建议点明背后的本质,再价值判断。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各位考生时刻铭记观点是材料透露出的观点,绝非自我的判断,大家在复习中多多练习,反复揣摩,掌握要领。

杨凡帮你支招:如何写好申论

有句话道“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作答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申论答题技巧,希望考生能心领神会,多多练习,夺取申论高分。

1、首句领起论述

在申论考试的作答过程中,无论是后面的文章写作题还是前面的小题,考生在作答过程中,都要养成一种作答意识,即首句领起论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阅卷者迅速抓住采分点。

2、标题即为论点

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文章写作题目而言,具体来说就是:文章标题不宜过长,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标题要能够较为明显和直接地反映出给定资料的主题;标题应该体现文章总论点。

3、首段提出论点

针对题目所设计的问题,在答案的伊始就要开宗明义做出正面的回答,表明立场,明确观点,提出纲领。

4、带着问题阅读

阅读给定资料前,先看一下试卷后部的试题,了解作答要,明确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去读材料。

5、挖掘材料中的关键词、主题句

关键词、主题句往往体现考点,而主题句通常是首句,关键词往往在首句中和尾句中;因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从首句和尾句中发现蕴含材料主要信息、主要观点的关键词、主题句。

6、在作答中“回头看”

申论考试的答案源于给定资料,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边作答边阅读给定资料,根据作答的实际需要,遇有一事不明、一个问题难解、一处观点吃不准,就要返回资料核对原文,查找依据或来源。

7、由材料揭示的问题反推对策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作答提出对策的题目时,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出对策,也可以由材料的事例推出对策,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反推出对策。这是作答对策类试题的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8、从政府的角度作答

申论考试的选拔对象最终是要充实到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入职之后主要从事社会管理的工作。因此,申论试题中涉及的一切问题都要最终联系到政府工作,立足于从政府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

9、要有吸引眼球的论据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考生的思想和文笔可以平凡,但是观点决不可以平庸;可以没有惊人的创意与精彩的论述,但决不可没有权威的论据。因此,所想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必须有新意识。

10、要有点睛之笔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很多考生也会有意识的在文章中,体现文章的点睛之笔,但是很多时候,考生的所谓点睛之笔就是从材料中直接拷贝过来的,而材料的内容阅卷者已经熟记于心,已经不是新鲜的内容。所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吸引眼球的论据可以是别人的警句,文章的点睛之笔一定是作者自己的警句。

11、修改要慎重

修改要慎重,确定要修改的才修改,否则卷面乱,要影响分数。

更多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答题技巧

您好这位考生,中公教育很高兴为您服务!有句话道“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作答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申论答题技巧,希望考生能心领神会,多多练习,夺取申论高分。

1、首句领起论述

在申论考试的作答过程中,无论是后面的文章写作题还是前面的小题,考生在作答过程中,都要养成一种作答意识,即首句领起论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阅卷者迅速抓住采分点。

2、标题即为论点

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文章写作题目而言,具体来说就是:文章标题不宜过长,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标题要能够较为明显和直接地反映出给定资料的主题;标题应该体现文章总论点。

3、首段提出论点

针对题目所设计的问题,在答案的伊始就要开宗明义做出正面的回答,表明立场,明确观点,提出纲领。

4、带着问题阅读

阅读给定资料前,先看一下试卷后部的试题,了解作答要,明确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去读材料。

5、挖掘材料中的关键词、主题句

关键词、主题句往往体现考点,而主题句通常是首句,关键词往往在首句中和尾句中;因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从首句和尾句中发现蕴含材料主要信息、主要观点的关键词、主题句。

6、在作答中“回头看”

申论考试的答案源于给定资料,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边作答边阅读给定资料,根据作答的实际需要,遇有一事不明、一个问题难解、一处观点吃不准,就要返回资料核对原文,查找依据或来源。

7、由材料揭示的问题反推对策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作答提出对策的题目时,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出对策,也可以由材料的事例推出对策,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反推出对策。这是作答对策类试题的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8、从政府的角度作答

申论考试的选拔对象最终是要充实到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入职之后主要从事社会管理的工作。因此,申论试题中涉及的一切问题都要最终联系到政府工作,立足于从政府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

9、要有吸引眼球的论据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考生的思想和文笔可以平凡,但是观点决不可以平庸;可以没有惊人的创意与精彩的论述,但决不可没有权威的论据。因此,所想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必须有新意识。

10、要有点睛之笔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很多考生也会有意识的在文章中,体现文章的点睛之笔,但是很多时候,考生的所谓点睛之笔就是从材料中直接拷贝过来的,而材料的内容阅卷者已经熟记于心,已经不是新鲜的内容。所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吸引眼球的论据可以是别人的警句,文章的点睛之笔一定是作者自己的警句。

11、修改要慎重

修改要慎重,确定要修改的才修改,否则卷面乱,要影响分数。

国考申论考试评价类观点题和理解类题目的辨析方式是什么样的

国考申论一般是四个大题,总共五个小题。

会涉及概括题、对策题、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大作文写作题这五种题型。点击查看国考考试内容

题型分类:

(1)对多种做法、观点的归纳;

例题1: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

例题2:给定资料中包含了“使人们无担忧的维护社会正义”的多种举措,其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理念,请你对这两种理念分别加以简述,字数不超过400字。

(2)对观点的理由进行归纳

例题1:给定资料中指出,“不能把内涝的板子都打到排水管道的身上”,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此观点的理由所在。

例题2:在关于有奖让座的问题上,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总结赞成者和反对者的各自理由。

(3)概括两种不同的观点并谈看法

例题: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字数不超过500.

延伸阅读: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类试题如何备考综合分析类试题是以分析为主要作答方法、综合多种命题形式的一种试题类型,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本质和引申意义,阐释独立思考所...

申论中的综合分析分类题型有哪些综合分析题的出题方式非常灵活,就目前的出题形式而言,通常有启示型、阐释型、评论型、关系型四种。 (1)【启示型分析题】通常要求从材料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总结...

主观题应如何作答所谓主观性试题是指答案不完全固定,要求考生自己组织材料,回答问 题,故也称“发挥性题目”。这类试题比客观性试题更能体现个人的具体情况 (如对知识掌握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如何保证条理清晰在国考的申论题型中,每年的题目设置中,有着1-2道归纳概括题;同样,在上海市考的题目设置中,有着2-3道的归纳概括题目!归纳概括在所有的申论题型中,属于最基础和简单的题型,但是学员做...

2018年国考申论词句分析题详解有哪些2018年国考申论词句分析题详解(1) 词句分析其实可以细分为词和句的分析,本文就将词与句分开介绍,以巩固对此类题型答题思路的理解与掌握。 一、词的分析 词的分析即对材料中提及...

2018年国考申论词句分析题详解1词句析其实细词句析本文词与句介绍巩固类题型答题思路理解与掌握 、词析 词析即材料提及某些具特殊意义词理解解释或些具深刻含义句剖析 ()真题顾 1.谈谈预先失败概念给定资...

2018年国考申论词句分析题有没有例题解析卫星华图: 二、句的分析 (一)真题回顾1.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2.阅读“给定资料7...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为什么分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和作答时限难道只是参考时间。不会收回去的。没有任何一次考试会提前收申论材料的,放心吧。 在申论考试中,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

对量子力学有一定见解的高手请进啊量子力学太难了!哪位高手有就我的经验来说,一般有2种原因。 一是你看书的时候心不静,不能平静的,一字一句的看下去,许多地方绝大大概明白了,就混过去了,或者对于一个公式,觉得能看懂就OK了,也不自己推倒一下,这...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