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特点]编者语: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阅读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对联的特点:
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右侧的称为上联,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是横着书写的。横批对于春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
五、六个字的。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有几
十、几百言的长联,由几个分句组成,不管怎样,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对联的对仗除要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句法相似。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
三、讲究平仄对联的平仄,与旧体诗律诗的颔联颈联的要基本上一致。强调平仄,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有音律和谐美。对联的平仄要平对仄,仄对平。也可以“一三五不论”(即句中第
一、第
三、第五等处于单数位置的字可以放宽要),但是要“二四六分明”(即处于句中第
二、第
四、第六等双数位置的字必须严格按平仄要)。所谓平仄,古代的“平”指的是平声,“仄”指的是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的平仄是指按普通话的读音来分的,
一、二声(即阴平和阳平)为平声,
三、四声(即上声和去声)为仄声。 根据辞不害意的原则,为了表达的需要,同字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已也允许出现,也会被人接受。这当然影响平仄了,但这就已经属于宽对一类了。宽对对于平仄和对仗的要不是很严的。
四、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从内容上看,每一副对联都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特殊情况例外,如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无情对。对联上下联的意义相同、相近、并互相补充、深化的,叫正对;上下联意义相反、相对,内容上互相映衬、互相对照的,叫反对。...
对联有哪些特点举例子并分析
展开全部最佳答案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因多用于张贴、悬挂、雕刻在厅堂门柱上)。当代联人 陆伟廉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与骈文、格律诗词一样,对联也是我国汉文学所特有的一种文学 形式。 如***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博士所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汉字为表意文字,通称方块字,具有一字一体一音一义的独立语特征 (少数异体字、多音字、多义字,并不否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汉字只能是一字一体一音一义),故由汉字构成的汉文学,独具对称均匀之美。从文字的运用来看,对联不愧是开在汉文学之树上的一朵奇葩。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汉字的特色, 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和文化现象,对联基本上只存在于汉民族文化圈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对联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学形式,不管是典雅的、通俗的还是雅俗共赏的对联, 将其张贴、悬挂、雕刻在门柱厅堂,都能营造出一种祥和、喜庆,或者高雅、庄严的气 氛与格调。 因此,自从对联产生时起,它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融入了 中国人的民间习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对联是春联,而春联起源于桃符。从晋代至唐代,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便已经萌芽并逐渐发展。不过,人们通常将五代时蜀后主孟昶于公元963年岁除日题在桃符板上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作为春联之发轫。 直至明清,对联逐渐盛行,并延续至今。
总之,浓厚的传统性与实用 性,是对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实用性很强,而且艺术要也很高。其文学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可概括为”短小精悍”。对联的篇幅往往不长,单边字数多为几个字到十几个字,上百字、上千字的长联,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一方面,它在格律上要非常严谨, 不是随便两组字数相等的话就能凑成的。 如果没有严谨的格律,那么,作为一种独特文学形式的对联,其独特性、艺术性将荡然无存,其艺术生命力也难以持久。因为对联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其对称性,而只有严谨的格律,才能保证它的对称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形式小巧的文学体裁,其内容应当是精悍的,应当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涵义。在这个意义上,一副对联如果仅有形式而缺乏内涵,那么,就难免沦为一种”文字游戏”、”雕虫小技”。
反过来,好的对联则有”诗中之诗” 的美誉。总之,形式与内容的精炼性是对联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另外,对联还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启蒙性的文学形式。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 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韵律、词性、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欣赏与写作对联,是学习汉语的好形式。总之,对联的文化艺术特征大体上可概括为:民族性,传统性,实用性,对称性,精炼性,启蒙性,等。(二)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最基本的格律要。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以下几点: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从字数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 等等。但在实践中, 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相互衬托或相互衔接,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正对"如:心莲清净性海圆融(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本书,下同。)"反对"如:心平积福欲重招殃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 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
当然,这种互相衔接同时也是互相衬托的。如:若无前世心中毒哪有今生意外灾又如: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生硬与滑稽,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除非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 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常用联)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常用联)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联)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联)2.词性相当、概念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每个字的词性)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 副词对副词,等等。如:大行绝俗忘荣辱至道无情空是非如果从每个字来看,"大...
对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对联,是有6个雷打不变的基本特征(即6个相)所组成: 它们分别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和意义相关。 出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言之有物。 2,联句流畅。 3,句贵出新。 4,机巧自然。 如何出句 1,动机。 一般我们出句有一个动机或者说是有一个主题,如写秋,写离愁,或者因为某件事,某句诗,甚至是某个字和词引起你的感想。这就是动机,明确的动机是写好成联的基础。 2,取像。 就是你选取什么道具来表演这个主题,表达你的意思。 3,组织。 如何将这些东西组织起来,使它们流畅自然易懂。 4,调律。 按照联律的要,调整个别字的平仄,将不合律的字换成合律的同意字,或者将出句的词语顺序调整好。以使得句子符合联律。
如何对句 首先看看出句的立意,立意不明确者,对之无用;立意隐晦者,要多加以分析,尽量走进出句者的思维里面——当然,你想在对句另有表现那是另一回事。 弄清楚出句者的立意后,便分析出句的手法和表现方式,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以及句子组合方式,以使对句与之同步。 此后,就到了检查平仄了。检查平仄,应先对格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检查平仄的时候,应当先以普通话为准,遇到与句式有别的时候,就要查看一下出句是否用的是古韵。 在清楚立意,知道手法,了解结构,我们便可以进行对句的构思了。对句的构思(草稿)出来之后,有了一个完整的架构,便再进行平仄的调配。 进行平仄的调配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不能古今混用;二是在尽可能满足声律编排的前提下选、换字词,但绝不能造生字僻词或破坏句子结构;三是平仄调配好后,还需要检查一下是否有过多的同声、谐声字,这些都是会造成拗口现象的。
能够做好以上的几个步骤,那么这一副对联就应该能够成为合格的联句了。至于联句能否成为好联,那就要视乎这个联的整体立意、结构、手法、技巧编排,以及字面以外的意象来论。 根据网上资料整理,不喜欢就当我没答 。
延伸阅读:
什么是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
对联有什么特点作为文学的样式之一,对联与诗文词赋等固然有共性,但其个性也是很明显的。对联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二:一是字句灵活,二是对仗严格。 先说字句灵活。律诗每首8句,五言的40字,七言的56字...
对联的特点与格式对联的特点与格式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
对联的句式特点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对联是什么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对联的起源是什么最佳答案 对联的起源-1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
诗歌是什么特点是什么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
会议展览型酒店的服务特点管理特点经营特点分别是什么只能稍微概括的讲: 会展型酒店是指以接待会议,展览,展销为主要业务的酒店。 会展型酒店集会议、展览、酒店三种不同类型的服务经营形式为一体,集中体现出这类酒店产品的业务类型...
新年对联大全里的对联是什么样的精选春节对联带横批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