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见证百年沧桑

11月21日 编辑 fanwen51.com

[一生爱好见证]弹指一挥间,不觉已近古稀年了,一生走来虽说坎坷,却也因多项爱好平添不少乐趣。想当年,我的美术作品参展过,见报小文有过,电视新闻也拍过,而最乐此不疲的,莫过于酷爱业余无线电制作,带...+阅读

海口海关前身为琼州海关(简称“琼海关”,俗称“洋关”),1875年12月31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命英国人——博朗出任“琼海关”首任税务司。1876年4月1日,由外籍税务司管理的琼州海关在海口正式成立,同时成立琼海关税务公署(设址于今海口市中山路尾南侧)。

“琼海关”全面推行洋关制度,当时除管理进出海南岛的国际轮船贸易、办理海关业务外,还兼办了港务和邮政业务。1945年以前,税务司一直由洋人担任。解放后,“琼海关”才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琼海关”见证了海南近代对外开放史的发展,成为研究海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937年—1992年,海关人就是在这栋“骑楼”内60年如一日地为海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海口海关旧址:海口的一张历史名片

从海口市长堤路上望去,这栋只有三层高的小楼并不是很显眼,但金字屋顶,红瓦,灰白墙面的独特建筑风格,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记者采访当天,三位前来海口旅游的外国游客就在这栋楼门前驻足欣赏,并用相机拍下了这张“海口历史名片”。

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与海口钟楼遥相呼应。据一些老海关人告诉记者,海关是一个城市的主权象征,钟楼则是纪录海关发展的重要标记,海口的钟楼原来的位置是在得胜沙路中间,原海口海关大楼正门前,后来才搬迁到现在的长堤路上。

这栋造型独特的海关原办公大楼内,没有钢筋水泥,全是靠石灰和砂浆建起,用砖头砌成拱形作支撑搭成的。走进楼内,四根大理石石柱与三扇拱门通道交错而成,沿着保存完好的木制朱漆扶手直上,二楼和三楼由左右两边分道而行,每层用绿色琉璃镂花栏杆点饰其间。每间房的百页门窗一直沿用至今,宽于一般阳台的石头护栏延伸至整个走廊通道,与老街上的一片繁华形成了刚与柔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看来,楼内的许多细节都透着一股“洋味儿”。

一至三层的瓷砖地板,给这栋海关旧址平添了一些时代的气息。据了解,因海南气候潮湿,木地板的保存时间有限,在翻新修葺大楼内部时,施工人员按要求将原来的木地板全部更换成了瓷砖。但在三楼上的一间小阁楼内,记者意外发现了一间保存完好的木质结构屋子,昏黄的灯光下,往昔海关人忙碌的身影依稀可见。如今这间房已被作为储藏室,存放着一摞摞的文件和办公文具。

房间角落里摆放着的几个大红脸盆令记者感到好奇,目前仍在此楼办公的海口海关缉私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栋楼冬暖夏凉,采光通风都非常好,只是一遇到雨季,楼顶因无法翻修会经常出现漏水现象,只好拿脸盆来接水。“我们找了很多装修单位过来维修,但他们仔细考察研究后都表示这栋楼结构独特,不敢随便改变”。

再往上是一层专门为了升旗而建的小楼塔。顶楼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与楼前的国徽彰显了威严。

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就是以这样一种特有的风格成为了当时海口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海口海关沧桑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当年处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南海上经贸发展的屈辱史。同时,也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掠夺我国资源的见证。

骑楼“坐标”里的那些事儿

骑楼,指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一般分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其商业实用性更为突出。

海口海关办公大楼旧址作为海口骑楼的“坐标”,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还深藏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2005年海关大楼旧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现在海口海关就职的黄发忠就从四层的小阁楼上发现了大量日文书籍,经过研究考证,这些书籍足以证明当时的琼海关是由日本所控制的。当年恰逢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黄发忠将这份珍贵的海口海关历史资料分别捐献给了中国海关博物馆和海南省博物馆。

另据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海关大楼旧址的许多故事,他们都是从一位老海关那里听说的,但这位老海关已经移居广州多年,目前无法联系上。

在海口海关大楼内,至今都保存着一件让海关人感到好奇和神秘的东西——水文地理装置。该装置埋藏在海关旧址原大门口石阶右侧,伸手可触及一个球状的小模子。据现在的海关人介绍,水文地理装置是类似海拔零点的东西,海水的潮起潮落是以这个装置为参照物来记录的,是海南水文历史的见证。当初海南建设松涛水库时,有关部门就参考了海关利用该装置所记录的资料。

记者手记:如今海口“老街”仍是一片繁忙景象,但因年久失修,大部分骑楼都显得破败不堪,斑驳的墙体墨淡色消,摇摇欲坠的现

12全文查看状令人担忧,一些骑楼还因朽坏而成了危楼。尽管如此,骑楼为海口历史画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不会被世人遗忘的。如同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一样,她们见证过海口的百年沧桑,也传承了这个城市的文化血脉,承载着几代海口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尽管海口的高楼商厦在不断地建起,但是包括海口海关旧址在内的“骑楼”建筑群仍没有被遗忘,如今走进深巷,静静地仔细端详,仍能领略“骑楼”当年的风光。日渐斑驳的灰白墙面、古旧的窗页、已被岁月腐蚀得若隐若现的浮雕,都已成为海口历史沧桑的见证。

12全文查看海口海关前身为琼州海关(简称“琼海关”,俗称“洋关”),1875年12月31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命英国人——博朗出任“琼海关”首任税务司。1876年4月1日,由外籍税务司管理的琼州海关在海口正式成立,同时成立琼海关税务公署(设址于今海口市中山路尾南侧)。

“琼海关”全面推行洋关制度,当时除管理进出海南岛的国际轮船贸易、办理海关业务外,还兼办了港务和邮政业务。1945年以前,税务司一直由洋人担任。解放后,“琼海关”才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琼海关”见证了海南近代对外开放史的发展,成为研究海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937年—1992年,海关人就是在这栋“骑楼”内60年如一日地为海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海口海关旧址:海口的一张历史名片

从海口市长堤路上望去,这栋只有三层高的小楼并不是很显眼,但金字屋顶,红瓦,灰白墙面的独特建筑风格,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记者采访当天,三位前来海口旅游的外国游客就在这栋楼门前驻足欣赏,并用相机拍下了这张“海口历史名片”。

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与海口钟楼遥相呼应。据一些老海关人告诉记者,海关是一个城市的主权象征,钟楼则是纪录海关发展的重要标记,海口的钟楼原来的位置是在得胜沙路中间,原海口海关大楼正门前,后来才搬迁到现在的长堤路上。

这栋造型独特的海关原办公大楼内,没有钢筋水泥,全是靠石灰和砂浆建起,用砖头砌成拱形作支撑搭成的。走进楼内,四根大理石石柱与三扇拱门通道交错而成,沿着保存完好的木制朱漆扶手直上,二楼和三楼由左右两边分道而行,每层用绿色琉璃镂花栏杆点饰其间。每间房的百页门窗一直沿用至今,宽于一般阳台的石头护栏延伸至整个走廊通道,与老街上的一片繁华形成了刚与柔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看来,楼内的许多细节都透着一股“洋味儿”。

一至三层的瓷砖地板,给这栋海关旧址平添了一些时代的气息。据了解,因海南气候潮湿,木地板的保存时间有限,在翻新修葺大楼内部时,施工人员按要求将原来的木地板全部更换成了瓷砖。但在三楼上的一间小阁楼内,记者意外发现了一间保存完好的木质结构屋子,昏黄的灯光下,往昔海关人忙碌的身影依稀可见。如今这间房已被作为储藏室,存放着一摞摞的文件和办公文具。

房间角落里摆放着的几个大红脸盆令记者感到好奇,目前仍在此楼办公的海口海关缉私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栋楼冬暖夏凉,采光通风都非常好,只是一遇到雨季,楼顶因无法翻修会经常出现漏水现象,只好拿脸盆来接水。“我们找了很多装修单位过来维修,但他们仔细考察研究后都表示这栋楼结构独特,不敢随便改变”。

再往上是一层专门为了升旗而建的小楼塔。顶楼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与楼前的国徽彰显了威严。

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就是以这样一种特有的风格成为了当时海口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海口海关沧桑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当年处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南海上经贸发展的屈辱史。同时,也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掠夺我国资源的见证。

骑楼“坐标”里的那些事儿

骑楼,指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一般分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其商业实用性更为突出。

海口海关办公大楼旧址作为海口骑楼的“坐标”,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还深藏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2005年海关大楼旧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现在海口海关就职的黄发忠就从四层的小阁楼上发现了大量日文书籍,经过研究考证,这些书籍足以证明当时的琼海关是由日本所控制的。当年恰逢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黄发忠将这份珍贵的海口海关历史资料分别捐献给了中国海关博物馆和海南省博物馆。

另据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海关大楼旧址的许多故事,他们都是从一位老海关那里听说的,但这位老海关已经移居广州多年,目前无法联系上。

在海口海关大楼内,至今都保存着一件让海关人感到好奇和神秘的东西——水文地理装置。该装置埋藏在海关旧址原大门口石阶右侧,伸手可触及一个球状的小模子。据现在的海关人介绍,水文地理装置是类似海拔零点的东西,海水的潮起潮落是以这个装置为参照物来记录的,是海南水文历史的见证。当初海南建设松涛水库时,有关部门就参考了海关利用该装置所记录的资料。

记者手记:如今海口“老街”仍是一片繁忙景象,但因年久失修,大部分骑楼都显得破败不堪,斑驳的墙体墨淡色消,摇摇欲坠的现

[]状令人担忧,一些骑楼还因朽坏而成了危楼。尽管如此,骑楼为海口历史画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不会被世人遗忘的。如同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一样,她们见证过海口的百年沧桑,也传承了这个城市的文化血脉,承载着几代海口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尽管海口的高楼商厦在不断地建起,但是包括海口海关旧址在内的“骑楼”建筑群仍没有被遗忘,如今走进深巷,静静地仔细端详,仍能领略“骑楼”当年的风光。日渐斑驳的灰白墙面、古旧的窗页、已被岁月腐蚀得若隐若现的浮雕,都已成为海口历史沧桑的见证。

延伸阅读:

见证60年辉煌回眸**解放60周年,社会前进的脉搏如长江潮涌奔腾不息,见证了一段辉煌的历史。60年的发展改革,惠及了每一个**市民的生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的生活和工作也在这...

祖国沧桑之路我不是一位诗人, 不会用华丽的篇章,秀逸的歌文, 去讴歌您的壮美。 我不是一名战士, 无法站岗西陲,手持钢枪,挥洒汗水。 虽然我稚气未脱,涉世尚浅。 可是 今天是您的生日呀!我伟大的...

60年的流行文化60年的沧桑巨变他们的童年时代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歌,渐渐长大,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他们的少年时代, 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度过了中...

60年的沧桑巨变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

见证中国通信业六十年跨越往事不堪回首 大凡看过有关**红色影视作品的同志都不会忘记,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简陋的小院里用无线电台指挥解放战争的场景。那会儿,随着不绝于耳...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