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某市实施整村搬迁工程的主要做法

06月27日 编辑 fanwen51.com

[某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调查分析]**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调查分析 一、**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基本情况: (一)登记情况: 2005年我市涉外房地产企业正式登记注册的有4户。至2006年,由于项目开发和销售完结,有两...+阅读

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全市土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区。截至底,全市共有自然村1.5万多个,其中10户以下小规模自然村2725个,人均纯收入为1723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3752元的48.24%。为推进人口集聚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近年来,该

市强化规划引领,注重行政引导,启动实施了以整村搬迁为重点的十万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10月,全市共实现山区农民异地转移搬迁19294户、68320人。其中,完成整村搬迁878个村(含自然村)、41492人,占总搬迁人数的60.73%。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规划,全面建立整村搬迁引导机制

一是建立规划引导机制。,该市立足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10户以下小规模自然村为主对象,确定了整村搬迁五年计划。—2012年,全市计划完成小规模自然村整体搬迁1857个(含自然村),其中行政村搬迁75个。

二是建立组织发动机制。各县(市、区)均建立健全了农民异地转移组织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各有关部门按照农民异地转移工作整体要求,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协作,协调解决整村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电视报纸媒体宣传、编印《整村搬迁100例》、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和组织高山远山群众到安置小区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整村搬迁工作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起,连续三年提出了“农民增收六大目标”,每年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其中首要目标和核心任务就是以整村搬迁为重点的农民异地转移工作。同时,市委、市政府对整村搬迁工作实行“一月一报、一年一考核”的督查机制,对实现年度目标的县(市、区)给予100万元的工作经费奖励和补助,极大地激活各地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操作,全面建立整村搬迁推进机制

一是规范项目实施流程。由符合农民异地转移规划和自愿整体搬迁的自然村,自主召开户主会议讨论形成自愿整村搬迁决议,形成决议后向所在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交由村委会讨论决定同意后向所在乡镇(街道)提交申请报告。乡镇(街道)审核、汇总,报送各县(市、区)农民异地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异地转移办组织复核,提请当地政府研究审定,审定同意后方可进行整村搬迁。

二是明确政策扶持内容。为确保整村搬迁五年计划落到实处,配套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丽委〔〕1号),重点明确了整村搬迁“一补、两不、三优先”政策。对整村搬迁的农户,市、县(市、区)财政和省财政补助予以配套,确保给予每人不少于1万元的补助。—2012年,市财政累计安排1亿元以上的农民异地转移专项资金,对市本级、县(市)实施整村搬迁的农民分别按人均3000元和1000元标准予以补助。

三是严格项目验收程序。整村搬迁项目实施完成后,需由县(市、区)自行组织力量进行一次逐村实地初验,初验合格后再报市里验收,通过市级验收后方可拨付补助资金。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该指标视作未完成,不予拨付补助资金:农民异地转移人数达不到目标数的;整村搬迁人数占计划任务搬迁人数比例低于50%的;财政对整村搬迁农民补助没有达到每人1万元的。

三、灵活安置,全面建立整村搬迁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安置保障。根据整村搬迁农户的多样化需求,采取了集中安置型、分散安置型和困难救助型三种安置方式。分散安置主要是货币形式安置,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异地转移对象给予货币补助,鼓励他们到城镇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有些则从自然村到中心村自建房。而对困难群众的安置,包括对五保户实行到敬老院里供养,对没有能力购房或建房的特困户采取廉租房、政府补贴房租或建设低成本简易房等形式给予安置。

二是强化增收保障。首先,科学选择安置地。坚持“依城镇建区、依村设点”的原则,优先考虑在人口比较集中、有一定产业支撑的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安置小区,目前全市已建成安置小区(点)100多个。其次,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从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50万元来料加工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来料加工经纪人在农民异地转移安置小区拓展来料加工业,支持异地转移农民兴办农家乐,促进转移农民就地就业发展。第三,积极开展异地转移农民就业培训。对异地转移农民实行免费培训,提高培训经费补助标准,同时重点围绕异地转移农户开展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力争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三是强化权益保障。明确整村搬迁地农户原有集体资产享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保持不变,复垦的宅基地实行退宅还耕(林),发展农林产业。同时,在安置小区建立管委会、临时党组织等,为异地转移农户提供公共管理服务。加快中心村、中心镇建设,将转移农民子女教育、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纳入发展规划,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

延伸阅读:

某市工业经济进度分析材料今年以来,**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深入开展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着力改善服务工业发展环境,在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努...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近些年来,**市在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源和污染面的调查;研究污染物对作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贯彻执行农业农村环境标准,总...

某市农民工职业卫生现状与对策【关键词】 卫生现状 近年来,**市内大部分工业企业整体搬迁,新、改、扩建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查、验收,造成“先污染,后治理”或“只污染,不治理”的状况,并大量雇用农民...

某市基层安监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文章标题:某市基层安监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某市基层安监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基层安监工作在平安创建、和谐构建中,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但新形势下基层安监管理也面临...

某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 ─***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8年8月13日)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

某市烟草商业预算管理的思考摘 要: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曾经说过:“预算不是一场数字游戏,而是围绕战略目标的设立而进行思考的过程。” 自2001年我国烟草商业导入预...

某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对策措施思考**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民营经济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67.48亿元,财政收入175.6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55.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某市妇联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和探索社区妇联组织直接联系广大妇女群众,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关系到组织基础的夯实,关系到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全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全面做好妇女工作,必须要夯实基础,抓好...

某市女性创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21世纪是创业的世纪,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越来越多的妇女闯入了昔日男子的传统就业领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女性创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