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工作的难点及解决措施]根椐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农村电网更加受到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村村通电,乡乡通电已经完成,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农村电网存在着如下特点:大多是38...+阅读
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1号文件下发以来,“三农”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如何助农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各级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XX区农村消费现状
目前,农民消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二是农民生活资料。在农村生产性消费方面,据调查表明:
2000年全区农村生产费用支出为387元(占总支出的16.42),2001年为428元(占总支出的19.14),2002年为597元(占总支出的20.25)。说明近几年双桥农村的生产性消费相对稳定,略有上升趋势。在农民生活性消费方面,近几年的支出及构成情况如下表:
年度
项目
2002年(元)
2003年(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344
2422
其中: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与通讯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其他商品和服务
1309
150
203
112
56
106
290
118
1231
138
260
122
180
86
383
22
从上表可以看出: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55.84,2003年为50.83;居住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8.66,2003年为10.7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12.37,2003年为15.81。此三项消费仍是近年农村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构成。此外,衣着、居住、医疗保健、消文教娱乐用品费增幅较大,2003年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5.3
9、28.0
7、221.42和32.06,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费用的大幅提高,反映出农民群众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质量。但是,从城乡比较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仅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9.48,2003年仅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1.9。因此,整个农村的消费水平是较低的。
二、影响农村消费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农民增收难是制约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瓶颈”。2002年XX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711元,2003年为2869元,无论从横向、纵向比较,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在于:
1、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仅成为生产的主体,而远未成为市场的主体。单个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是较低的,他们有很多事情想办却办不了,即使办了也办不好,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引入千变万化的市场。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比较效益不高。长期以来,农民只能靠出售初级农产品来维持生计,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很难享受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收益。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起来,并在他们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较为彻底地改变前述状况,真正实现助农增收。
(二)现有农村市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不规范。目前,大部分农村居民与外界互通有无仍靠传统的方式——赶场来实现,一是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二是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及消费环境,致使农村消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三)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也给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四)国家政策对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与城镇居民不平等致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停滞不前,严重影响消费增长。
三、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正确引导农村消费观念,培养消费意识。要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改变农村落后的传统消费观念,使农村市场不断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二)发展合作经济,切实助农增收,解决根本性问题。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大力发展农民入社入股的合作经济组织,把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起来,并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收益,这也是国际公认的一条农业发展经验和客观规律。
(三)完善农村生产、消费市场建设,培育消费环境,搭建现代化平台,搞活农产品流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生产必须有大流通与之匹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助农增收,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载体,是推动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场所,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的问题,同时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应着力抓好“四级”市场建设:
1、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建立初级市场。
2、在经济相对发达、人口较集中的乡镇、城镇建立综合市场。
3、在商品集散地和交通发达的中心集镇建立骨干专业市场。
4、适应现代流通的需要,建立网络市场。
(四)创新经营业态
,整合流通网络。商品经营连锁化,使流通产业发生了一场革命,对推动生产、引导消费、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完善有序竞争的流通秩序,起到了巨大作用。通过发展商品经营连锁化,让农民买到放心、满意、质优价廉的商品,把城乡两头“连”起来,开拓城乡市场,扩大城乡消费,实现城乡交流。利用供销系统在农村的经营网点和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有机整合,使之成为农村市场流通的主体。
1、在农资连锁经营上,尽可能实行规模采购,争取厂家最优惠的价格,实行连锁经营让利农民,让农民购买放心的生产资料。
2、在日用消费品经营上,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消费,开辟更广阔的服务领域,并争取一些品牌的总经销、总代理,以城镇为中心,以人口集中、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为依托,积极稳妥地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
(五)涉农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各涉农部门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化解制约发展和服务“三农”的体制性弊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职能,强化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唱好服务“三农”这台戏,携手为切实助农增收、拉动农村消费市场作出贡献。
延伸阅读:
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与生态旅游产业互促发展的思考素有“茶乡”之称的xx县,全县总人口13.71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87%,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占总人数的45.2%。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
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贵州省**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 洪水乡党委 李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农村全面发展的要...
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的现状与对策思考**市农业局关于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积极动员工商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深...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止焚烧问题思考建议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57万亩左右。近年来,玉米秸秆在各级政府、农机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至2008年,除少部分作为农村生活燃料外,通过机械...
对如何加强我省现代物流建设的思考姜成康局长指出:“现代物流建设是卷烟现代流通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的关键所在。在行业物流建设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合理规划、统一标准、经济实用、综合配...
关于干部调动中不正之风的调查与思考当前,对干部调动工作中迎来送往等不正之风,群众看在眼里,骂在嘴里,恨在心里。可在有些地方,不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纠正,反而有越发不可收拾之势,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党风廉...
气象部门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思考对策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大气科学最重要任务之一,是气象事业的立命之身、事业根本。**局长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千方百计地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能力,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服...
全县农村集体土地发包情况调查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指示,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本乡镇农村集体土地发包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同时,由县民政局组成农村...
浅谈学校食堂监管的几点思考近日,省教育厅、省卫生厅明传电报要求各地加强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笔者和教育局、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对我县的部分学校食堂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发现: 1、 部分学校食堂硬件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