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庄子“环中”论对后世文论及哲学的影响]自庄子提出环中论,南朝的刘勰、唐代的司空图、北宋的邵雍都对此理论在各自的立场上进行了阐释、吸收和发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学界虽也有少许的涉及,但并不详细。其中对于他...+阅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庄子哲学与精神生命教育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哦!摘要:当前对大学生命教育研究的不足以及高校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相继涌现,使得我们要加强关注精神生命的教育。而庄子哲学中体现的求生之本、处世之态、溯真之源以及修养之方四方面的内容给当下精神生命教育带来重大的启示。护养精神、豁达人生、追求真我以及涵养智慧应是精神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此来探讨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关键词:大学生命教育;庄子哲学;精神生命教育尽管当前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生命教育,但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也都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不足的地方在于他们都从生命本身出发来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就生命之重要性而论教育,而没有真正究其根源来解决人内部的根本问题,即从人的精神层面来解决生命教育的问题。同时,尽管生命教育在许多高校不断兴起,但是在中国,每年还是有很多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因为人际关系不合或者是求职道路坎坷等原因轻生,让我们对生命产生了敬畏之感和忧虑之心,也给我们的当下教育敲醒了警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的生命教育是否缺了点什么?本文尝试从庄子哲学中体现的求生之本、处世之态、溯真之源以及修养之方四方面的内容来讨论当下精神生命的教育,以此作为探讨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
一、求生之本:护养精神从古至今,对生命的追问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庄子在《养生主》的开篇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认为对个体而言,以有限的生命去实现无尽的理想愿望和精神追求,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时他向世人提出了什么是人的生命中最应该护养的问题,生命之本是什么?是外在的物质满足?还是内在的精神需求?庄子哲学在生命之本这个问题上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庄子主张养神(即养心),亦即通过静功,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养生主》的要旨是顺其自然,才能养生。庖丁解牛,因其固然,依乎天理,便可以得养生。外篇有《达生》,主旨是全精、养神。守气,全形保真,方能畅达性命,对于世人养形足以存在的观点持批评态度。《知北游》则认为,养心要去掉四六,不以外物所累,方能平气、顺心。庄子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只有在精神上得到了护养,才能真正畅达性命,才会活出生命的本真意义。《逍遥游》其实是一个思想者庄严的人生宣言。他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生命意义以及生存法则。正是因为深刻理解了人的真实处境,他的内心变得旷达而澄明。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心力游于逍遥之境,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去探索那无穷之域的秘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觉醒。庄子逍遥的人生态度,实质是一种回归生命的本源,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护养与超越,他倡导以一种超自然的精神面貌来应对生命中的种种苦难与诱惑。而这种超自然的、自由的精神正是当下大学生所缺乏的,也是当下生命教育所缺少的灵魂部分。
二、处世之态:豁达人生从庄子的哲学中,可以概括出其处世之态有以下五种:平常之心、应变之力、舍弃之当、利害之衡、用处之智,而这五种的处世之态,对当下精神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要习得一份平常之心。庄子著名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句话给当下的大学生带来的启发除了有限胜无限的含义之外,还有一层不追求神奇,脚踏实地,活在当下之意。因为无涯之境是虚幻之境,不切合实际之境,是不可预见之境,只有以一颗平常之心来处世,才会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生命才会活得真实而又有意义。第二,要获得一种应变之力。庄子提倡人们要做有水智慧的人,他认为水的智慧是一种很高超的智慧,水是善于变化的,它常常因势利导,最终能取得胜利。当代大学生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过程中,不要被外物损伤自己,也不要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损人利己,只有善于巧变,才能通达。第三,要学会恰当舍弃。当代的大学生,往往雄心壮志、志向远大。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常常会有无奈和无力之感,生命也变得异常脆弱。但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他人所不齿而奋不顾身。显然这是一种极端化的处世态度,庄子告诉我们只有学会放弃,懂得舍弃,生命才会得到升华。他的逍遥游有四大境界,第四层境界就是弃风。弃风是最高境界,弃风后鹏才是鹏,飞才是飞放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是一种将生命升华为安然超脱的精神。第四,要权衡利害关系。庄子说:以人之言而遗我栗,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难以猜测福祸的变化,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只有正视事物的利害关系,不为表面的利益所迷惑,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第五,具备用处之智。庄子以《大葫芦》的小故事揭示了一个大道理:世上无无用之物,关键在于有无一双慧眼。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同时,我们也不能自我轻视。很多大学生在求学或者求职的过程中,因为屡次受挫,就轻易自我否定,所以在精神生命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意去引导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和自己的智慧之眼。
三、溯真之源:追求真我当小悦悦事件、最美司机①等社会冷漠的现象相继涌现,究其根源,不是社会的冷漠和他人的无情,而是由人自身所造成的。如类似老人假摔诸事件的频频出现,使得人心开始相互猜测、相互漠视。同时,大部分的商人失去真我,违背良心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失去真我,无视道德来追求名利双收等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这种现象也蔓延到了圣洁的校园之中,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纯真感情的淡化、物质化、世俗化,使得很多大学生面临着交往的障碍、精神的困惑;随之也带来了很多生命的隐患。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命承受了不可承受的负重,所以追求世界的本真面目就要追求真我。 庄子在《齐物论》里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其实就是强调了真我的存在。因为只有真我的存在,才能真正实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庄子思想的精神,乃是在于他首先把握住这个真我,然后再破执,使破执成显正的一个前奏。譬如《逍遥游》一文的开端,便揭出大鹏的境界,这是真我的化身说法,由这只大鹏的出北冥,这是把海天打成一片,把时空浑然一体。然后,再反观小蜩小鸠的行为,就能破其浅陋了。再看《齐物论》中从头到尾都在批评世俗的一切观念意识,但并非只是批评而已。因为《齐物论》从头至尾都在衬托着一个真我。可以看出庄子精神的本源在于追求真我,体现真我。很多学者都认为庄子的逍遥是一种忘我之境,究其思想的内涵,其实忘我并非是要世人忘记自己,而是一种超越自我、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简析庄子哲学与精神生命教育
延伸阅读:
简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本文通过许多英语翻译的例子展示了反映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方法,希望各位人文社科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哦...
简析李千金的艺术形象李千金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敢爱敢恨的独立女性,她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讨论,关于李千金大部分人把目光聚集在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千金的艺术形象的...
简析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摘要:会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会计信息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生成的最终结果。 在现代会计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影响...
庄子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作用庄子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作用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庄学的核心思想,其立足于道,并从各种人生困境出发,提出了要从人生态...
简析计算机网络安全小编为大家推荐简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摘 要】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了概述,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即政治、军事、经济、隐私等方面的威胁。提...
简析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摘 要:汉语言文学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的,具有文化的提炼和历史的沉淀,是学习其他内容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应该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那么如何...
由“醉者神全”看庄子的逍遥哲学由醉者神全看庄子的逍遥哲学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庄子的逍遥哲学是从有待到无待的一个渐进过程,其中关于有待有很多种方式,大部分是技术...
简析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小编为各位人文类英语语言文学毕业的同学推荐简析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哦! 摘要:当前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主动学习性差、对英语作品理解肤浅等一些问...
简析《诛仙》的艺术特色随着《诛仙》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研究《诛仙》中的人物、心里、构建等等,所以小编也就为大家推荐了一篇简析《诛仙》的艺术特色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哦! 【摘要】武侠玄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