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镇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镇财政支出,是镇政府把筹集起来的归其所支配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再分配,用于完成镇政府行使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由于目前的镇财政支出制度仍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阅读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 《决定》指出,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是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重要任务。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充分认识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的重要性。政府间财政关系归结起来主要是4个基本要素:事权、支出责任、财权、财力。一方面,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整个财政体制协调运转的基础环节。事权可以定义为一级政府在公共事务和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支出责任是政府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履行其事权、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的财政支出义务。多级政府体系下,在明确政府间事权的基础上,界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才能划分财政收入,再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上下级的财力余缺,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是确保整个财政体制有效运转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建立合理的分税财政体制的前提。纵观各国分税制建立与发展的历史,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科学界定政府事权及由此决定的支出责任为基础,匹配相应的税源,才能最终建立起以各级政府主体税种为核心的税收体系,确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第二,客观认识我国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的主要缺陷。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确定了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但由于各方面配套改革制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建设一直没有深入展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法治化、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这方面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一是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缺乏明确清晰的界定。应由中央负责的事务,交给了地方;应由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央承担了较多的支出责任;中央和地方职责重叠,共同管理的事项较多。目前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只占15%,地方实际支出占到85%,导致中央干预地方过多。这种状况造成职责不清、互相挤占或互留缺口、无从问责的现象,不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的一般要求,不仅造成行政运行效率偏低、国家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的问题,而且影响市场统一、司法公正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缺乏健全的协调机制。一方面,某项政策或措施出台,往往由中央部门下发文件,一竿子插到底,基层政府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面,下级政府也习惯于向上级政府争取财力支持,或通过一种事后债务化解的方式进行财力分配上的倒逼。由于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不适应,使得中央地方财权划分也不尽科学合理,导致中央地方事权与财力难以匹配,财税体制运行中矛盾较多,效率不高。
第三,贯彻《决定》精神,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清晰的事权和支出责任是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前提,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划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税改革
十八大以来的相关举措
完善转移支付。201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黑龙江两大平原启动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将中央财政安排的3大类77项涉农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涉及20多个中央部门。整合后中央各部门的资金审批权下放到地方。
营改增。2013年8月1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税制改革再迈新步伐。
报告 原文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解读
强化地方债监管释放改革提速信号
各地再现卖地热,地方平台债务融资也出现扩张趋势,地方债务风险被视为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多次公开表态要加强地方债风险防控。强化监管的路径日渐清晰:对地方债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严控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地方政府大量借债,也反映出在事权不断增加情况下,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只能靠卖地或借债筹集资金。要破解基层财政困难问题,关键要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变地方政府事权大财权小状况。
以完善转移支付为改革突破口
今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黑龙江两大平原启动支农资金整合试点,这一改革试点具有深远意义,传递出国家大力清理归并专项转移支付的改革信号。
一直以来,中央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名目繁多,基层财政配套困难,造成项目虚假、虚报,浪费财政资源。而专项审批权集中在中央,导致不少项目脱离实际,一些部门热衷于批项目,基层需要耗费大量人财物争项目,助长了跑部钱进的风气。
针对这些问题,楼继伟今年多次表示,将逐步取消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将部分属于地方事权且信息复杂程度较高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下放到地方管理,对部分使用方向类同、政策目标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予以整合。
以完善转移支付为突破口,今年我国还加大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盘活存量资金,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压减三公经费等支出,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诸多举措传递出进一步管好国家钱袋子,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改革新思路。
营改增引领新一轮税改
税制改革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扩大行业试点范围,全年减轻相关企业负担约1200亿元。
目前,营业税是地方政府掌握的几乎唯一的主体税种,收入大致占地方政府税收的一半以上。营改增一旦全面推开,营业税将不复存在,地方财政收支等将由此面临极大冲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建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地方税制体系。
楼继伟在谈及下一步税改时表示,除营改增改革,还将加快消费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资源税等重点税种改革
延伸阅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浅谈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效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结果导向”,或者说强调的是责任和效率。 从政府部门来看,伴随着业绩衡量指标的制定...
关于控制部分货运成本支出考核方案的设想关于控制部分货运成本支出考核方案的设想 摘要:建议对货车使用费、机车使用费两项指标实行铁路局、分局、站段三级捆绑考核。考核工作量要便于操作,基数定标以上年实际完成基...
某企业费用支出管理制度某企业费用支出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控制作用,依据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实施大纲(略),特制定以下标准及程序。 第...
绩效支出管理办法绩效支出管理办法【1】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
姚孟办农村财务支出审批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推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维护农村集体资金安全。根据《运城市盐湖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运城市违...
财政局“支出管理效益提升年”活动方案来源 财政局“支出管理效益提升年”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省市“追赶超越”要求,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出效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根据《xx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支出管理效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