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阅读技巧对教学有效性影响]英美文学阅读技巧对教学有效性影响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文学阅读技巧可以极大地影响我国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决定今后我国文学阅读教学发展方向的重要因...+阅读
英美文学中的现代人文主义观论文【1】摘要:本文试就如何在英美文学课教学中,通过对中西文学差异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中所表现的生死观、爱情观以及自然观中所体现的现代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精神,从而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关键字:中西文学;对比法;人文精神教育是人的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而英美文学课的设立无疑会强化这种注重人的灵魂和人性的人文性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英美文学所关注的正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周国平教授把人文性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我们理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偏重伦理和实际,把对人际关系的注意和研究放在首要地位,而忽视对人内在心灵的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世伦理。而西方文化除了重视实际,也重视精神的价值;尤其重视哲学和宗教,把对美好社会和人类本性的探究放在重要地位。西方的文学,由于受古希腊理性主义、希伯来救世主义以及古罗马征服态度的影响,他们重视自我、张扬个性。
中西诗歌主题方面的几点差异本文主要就中西诗歌揭示的不同的情爱观、死亡观和自然观三个方面展开比较。情爱观:西方诗歌表达爱情、赞美爱情、讴歌爱情的主题比中诗不仅多得多,而且感情也奔放和深刻得多。他们在极力夸赞女人美貌或是直接表达浓浓爱意方面,其直接、奔放、真挚非中诗可比;而与这种崇尚女性的美和爱的审美传统相比,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显得对英雄的崇拜和歌颂有余,而对女性的美和爱重视不够。
中国爱情诗词讲究含蓄委婉,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感情激越。比方说中国诗人描写爱情,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但不知你能否接受/这颗心对你的仰慕之情/连上天也不会拒绝/犹如飞蛾扑向星星/又如黑夜追求黎明。英美诗歌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他们的情感是激烈运动的、是追问的、是探求的。
死亡观:对待死亡的主题,中国文学受未知生,焉知死的儒家学派以及道家回避死亡的影响,较少探问死亡的问题。受中国宗法血缘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将生命的永恒寄托在子孙后代生命的不断绵延上。儒家积极入世精神也使人们关注现世功业以求名扬万古,因而我们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样的高昂陈言,也有陶渊明的朝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的庄严表迹。而西方文学受基督教和西方哲学的影响,他们不避死亡,他们认为未知死,焉知生,追求向死而生。
西方诗人创作了大量探寻死亡超越死亡的文学作品。有的诗人想象自己的死亡场景,有的描绘死后的浪漫和从容,把死亡看成一种生命的场景转换甚至是步入天堂的开始。实际上,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正是我们的文化缺少的。我们的教科书讲的大多是人生观,少有人死观。而有关研究证明,思索死亡更让人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如何看待人生的有限存在?如何从积极的人生意义上把握人生的大限?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不失为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心态。
自然观:大自然历来是中国诗人和英美诗人饱蘸笔墨所讴歌的对象。他们歌颂自然,赞美自然,以大自然的一景一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然而,自然在中西方文化里所蕴含的意义是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释道的影响,崇尚天人合一 清静无为,再加上中国数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华民族养成了内敛、含蓄和乐天知命、安土重迁的性格,反映在民族心理上则是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便是花香鱼虫、和睦融融、大美不可言的自然,反映到诗歌里便是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一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况味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无我境界;一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妙境。
与中国所处的大陆环境不同,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如雅典、罗马,均处于地中海沿岸,人们生存发展的空间相对狭小,为了寻找更大的发展机遇,他们充分利用海洋的便利条件,人员交往和流动频繁,商业比较发达,这样的环境和经济活动赋予了西方人开放和直率的性格.再加上他们受古希腊理性主义、希伯来超越意识以及古罗马征服态度的影响,他们崇拜的是上帝,认为大自然和人都是上帝创造的;同时,他们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当作人驾驭和征服的对象,标榜人类中心主义。
这种与自然的关系的疏离和对立表现在诗歌里便显示出了不同于中诗的情趣和魅力。表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的自然观多是人物分离的自然,或者神化的自然。中西戏剧主题方面的几点差异戏剧方面,受儒家文以载道和哀而不伤的影响,中国戏剧行动重于内心,多是描写人物怎么样,很少分析人物为什么;情节安排比较讲求实际,善于自我解脱;结局一般都是皆大欢喜;主人公很少认为命运不公,缺少向命运、向传统、向权威抗争的精神。
另一方面中国戏剧也很少表现心理的冲突。而西方戏剧重心理刻画,多在探索个人本我,弘扬个性;在揭示人的内在心灵冲突方面十分求实求是,不回避内心矛盾斗争;在追求独立意志、忠实自我、抗争反叛方面,西方戏剧更是表现了明知道失败甚至死亡也要抗争的悲剧精神。中西文学的差异概述有关中西文学的差异,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做了精辟概述。他指出,中国文学有与西方绝不同之一点,西方文学在比较上是以戏曲与小说为大宗的,他们侧重在人生具体的描写,无论是浪漫派或写实派均然。
他们对人生或赋予热烈的想望,或加以深刻的讽刺,他们常使读者对现实人生激起不满。因此有人说,西方文学是站在人生前面的,他常领导着人生使之更往前趋。中国则不然,中国文学比较上以诗歌散文做中心。那些诗歌散文,都不喜作人生的具体描写,他们只是些轻灵的抒情小品,平澹宁静,偏重对于失意人生做一种同情之慰藉,或则是一种恬适的和平人生之体味与歌颂。高旭东在《中西文学及哲学宗教》一书中,具体对中西诗歌的不同做了阐述。
他认为,中诗神韵微妙,格调高雅,偏于审美和伦理;但哲学思想平易,宗教情感淡薄;主题多是立志报国、思乡相思、离愁别恨、亲朋赠答、天伦之乐、吊古伤怀、悲慨时事,颂祝主义;以优美纯美为特色,无深奥思想;而西诗主题深广伟大,写的是整个的人生和社会。结论英美文学教学所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热爱生活、感悟人生、追寻本真和终极关怀的人。通过中西差异比较,能够让我们的学生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在对比中明白中西文化和文学的缺失与优势;能够让学生不仅从东方宗教和哲学视野里而且还能从西方宗教和哲学视野里透视人生和心灵、探究生死奥秘。
如果能触发学生对智慧和精神的追求并能对诸如宇宙起源、生命存在、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等人类生存的问题、对爱、生、死、自由、正义等人类永恒的话题做出富有洞见、启发性的思考、探索和诘问,我们的对比教学也就取得了一定的人文教育意义。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 【摘要】阅读并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西方文化背景,还有利于学生发现中西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对部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
英美文学诗歌中的韵律与节奏艺术论文英美文学诗歌中的韵律与节奏艺术论文【1】摘要 英美文学中的诗歌不仅仅是英语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在不同时期的英美文学中都出现过一些...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论文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论文【1】摘 要:“典故”作为民族特色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文明的财富,更是语言文化的精髓。如何将西方特色的文学“典故”原汁原味的成功翻译,成了...
英美女性文学对当代女性的影响英美女性文学对当代女性的影响 摘要:英美女性文学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初,它的产生是以1929年英国作家维尼吉亚沃尔夫的《自己的房间》的发表为具体标志。 在20世纪,英美诞生了许...
英美文学价值观及现实意义论文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论文【1】摘 要:本文介绍了文学的内涵,并论述了英美文学的特征及功能,揭示了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关键词:英...
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论文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论文【1】摘 要:本文介绍了文学的内涵,并论述了英美文学的特征及功能,揭示了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关键词:英...
高职英语教学人文主义理念应用论文高职英语教学人文主义理念应用论文[1]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职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英美报刊文章的语言特色英美报刊文章的语言特色【1】摘要: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突飞猛进,英语语言也随之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具备时代特色、反映历史变迁的新词,而英美报刊正是大量信息和知识的承...
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论文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论文【1】【摘 要】 英美文学在高中教材中占领了一些重要地位,阅读英美文学有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了解最...